多个经济主管部门亮政策工具 “严打”涉企乱收费

2019-08-06 16:20:00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涉企乱收费是万亿减税降费红利落地过程中的“拦路虎”。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四大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5日一同亮相国新办吹风会,明确表示,要打出“组合拳”,严防涉企乱收费抵消减税降费政策效果,严禁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

  在内蒙古满洲里口岸,一些垄断企业巧立名目,违规收取人工费、关门费、仓储费等各种费用,大幅增加进出口企业成本,减税红利直接被冲抵70%。

  这是不久前被国办督查室曝光的涉企乱收费典型案例。像这样的乱象将得到重拳整治。多部门在3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四大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5日对此进行了解读。

  记者注意到,整治涉企乱收费,正在按多个条线、多个领域并行推进。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介绍:“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涉企收费监管力度,2018年开展全国涉企收费检查,查处违规收费金额6.2亿元;民政、国资、银保监等部门加大对商业银行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监管力度;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在加大财政监管、推进涉企收费公开、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的来看,违规涉企收费明显减少,但是涉企收费项目杂、收费不透明、隐形收费多等问题依然存在,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冲抵减税降费效果。”

  针对这些老问题,最新印发的《通知》提出了多方面的新举措。甘霖特别指出,严禁某些机构借用行政权力或者影响力违规收费。她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中介机构与审批部门脱钩,放宽相关市场准入条件,坚决纠正中介机构借用行政职能或行政资源垄断经营、强制服务、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财政部、国资委等方面相关负责人指出,从企业获得感的角度看,如果不能彻底严打各类涉企乱收费问题,企业不明不白甚至被迫交费,将抵消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破坏营商环境。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表态,将严肃查处银行违规收费。“自查的重点主要是围绕价格信息披露不完整或不充分、收费与服务质价不符、贷款附加不合理捆绑条件、转嫁自身应承担费用、减免费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

  不该收的费坚决不收,该收的费则要完全公开。新举措强调,涉企收费事项一律公开、没有例外。甘霖说:“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要清理和公布政府委托中介机构承担的事项,公布政府部门下属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性质等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逯禹涵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国家邮政局辟谣:“取消邮政编码”与事实不符

    1.jpg

    2019年7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的子课题“泛在位置语义表达与位置服务方法”项目研讨会。[详细]

    08-06 08-08中国新闻网
  • 部分运营商取消不限流量套餐 为用户着想还是变相涨价?

    1.jpg

    近日,中国电信宣布计划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引发热议。”  有意思的是,中国电信在宣布计划取消“达量限速”套餐的同时还透露5G相关消息,目前中国电信5G体验计划包括100GB的超大流量包等内容。[详细]

    08-06 08-08中国新闻网
  • 湖北躲避峡山洪致12人死亡 4名非法带客野导游被控制

    1.jpg

    事发地点位于鹤峰县燕子镇新寨村和容美镇屏山村交界处,距离县城20多公里,躲避峡长约5公里,两岸垂直切深达700米左右。4日下午,躲避峡上游发生局部降雨,至下午5时山洪不期而至,大约6时08分,部分游客遇险自救后拨打110求救。[详细]

    08-06 07-08长江日报
  • 102位"愚公"干了7年 在绝壁上凿出8公里"致富路"

    1.jpg

    也正是这双手,与下庄筑路英雄谱上其他101人的双手一道,凿出了8公里的“绝壁天路”。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用钢钎撬、用炸药炸,历时7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详细]

    08-05 08-08重庆晨报
  • 共同描绘文明交流互鉴的宏伟画卷(国际时评)

    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习近平主席上半年出访,赋予中国外交人文情怀,展示开放包容的文明大国形象。这是中国特有的文明担当,也是推动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力量。[详细]

    08-06 16-08人民日报
  • 强降雨致俄马加丹多地道路损毁 数架飞机未能降落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马加丹机场代表表示,由于强降雨,从俄罗斯不同城市飞抵的数架飞机6日未能在该机场降落。救援人员发布了有关科雷马强降雨的紧急警报,提醒政府和道路工作者为可能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详细]

    08-06 16-08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