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讯 (通讯员 吕 娟 詹庆同 刘 静)初夏,莱钢钢结构职工心花盛放,一件件喜悦之事,呈现出一种“成长性”逻辑。
近日,国家住建部组织13个省(自治区)的住建主管部门负责人到莱钢建设公司承建的全国最大的钢结构住宅小区——淄博市文昌嘉苑项目部进行考察调研;与某国国际港务设施钢结构加工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更多的项目还在路上。”莱钢集团某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莱钢钢结构建筑缘何被青睐有加?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张毅道出奥秘所在:“莱钢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完全符合国家对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特别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钢结构住宅优势的集大成者
8月16日,记者走入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线,工人熟练地操作机械,或焊接,或组装……不一会儿,一个墙体构件就生产了出来。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重点从施工工地转移到了生产工厂,将大型建筑物分解成墙体、楼梯、阳台等单体构件。
“在传统建筑工地,总是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原材料,四处散落的钢筋头,建筑工人爬上爬下,在施工现场抬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等,而在文昌嘉苑工地现场,在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墙板、楼板、梁、柱、楼梯等建筑构件运到工地,借助起重设备,建筑工人像搭积木一样,娴熟地进行组合、连接、安装即可。
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像造汽车一样生产住宅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安装房子,将生产工地变为“总装车间”。莱钢建设副经理魏鹏化介绍,通过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来完成全部建筑工程,这就是住宅工业化对建筑行业的根本性变革。
文昌嘉苑一幢幢住宅楼拔地而起。莱钢建设淄博钢构经理贾洪利在文昌嘉苑介绍起钢结构建筑的优势——项目从土方、基础开始,大量的“高空立体作业”转向“地面平面作业”,“现场湿作业”转向“车间内作业”,“人工作业”转为“机械作业”,工期大为缩短,降低投资周期、材料和人工等资源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装配式建筑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一体化设计,90%以上建筑部品整体(含装修)工作量在工厂完成,工厂化生产部品部件质量更稳定,保障了产品的高品质,较之传统建筑来说,更加安全。
一体化设计使得装配式建筑可以进行“订做”,建筑物可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装配式建筑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有助于绿色节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对地基要求低,不破坏生态环境;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绿色环保材料,可二次回收利用;现场施工量少,现场零垃圾;可科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节能系统,比传统建筑有效节能达50%以上,契合生态低碳主题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完整产业链的实践者
如果说生产、装配是莱钢集团在产业链末端的实践,那么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则是莱钢集团在产业链始端的新探索。
新型装配式建筑核心是“集成”,而BIM方法是集成的主线,莱钢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经理宋军这样描述,在利用BIM设计时,请施工方、供应商、使用者等一起参与进来,收集到各方意见,实现基于数据的BIM模型,构造出“虚拟小区”,确认建造相关的人、材、机、料、法、环等方案,并实现户型定制化以及家居智能化。
筹谋未来,莱钢集团不断摸索适应产业化特点的产业链建设体系,形成了建筑设计、钢材生产、钢结构加工制造、建材及配套部品生产、建筑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建筑设计方面,拥有建筑工程和冶金行业工程设计两个甲级资质和数个乙级设计资质。具备采用B1M技术实现设计和规划方案、单体方案、集成建筑方案设计能力,满足客户各种需求。
钢结构用材方面,山钢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精品H型钢生产基地,可为钢结构建筑提供各种规格的定尺定轧热轧窄翼缘H型钢,具有生产高强钢和耐火耐候钢两种钢材的工艺和能力。
钢结构加工制造方面,莱钢集团在山东省及广东省东莞市建立了六大钢结构加工基地,拥有先进的钢结构制作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是中国首批获得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的十三家企业之一,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建筑材料与部品构件生产方面,莱钢集团旗下莱钢鲁碧建材有限公司拥有年产50万m3ALC砌块、墙板及10万m3PC构件等配套部品生产线。
建筑工程总承包,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等。
房地产开发,拥有房地产综合开发一级资质,近20年钢结构综合开发经验。
“自成一体的完整、统一、高效的产业链,有效避免目前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装修、装饰、运维等阶段的分散生产方式,问题可追溯,质量可控制,成本最低化,是我们的产业链优势。”莱钢建设副经理刘志刚说。
成熟技术体系的引领者
位于上海的碧海金沙小区是莱钢HRS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落地的一处示范点,采用钢框架体系,钢梁钢柱代替了厚重的砖墙、粗笨的混凝土柱、低矮的大梁,大大提升了别墅这种物业形态的硬规格。
这是莱钢集团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培育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HRS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体系标准”,是莱钢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技术体系3种类型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莱钢集团还具有冷弯型钢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以轻钢结构技术为主的完整高效节能型绿色建筑产品。模块化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每个系统由数个单元模块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建筑现场由单元模块装配完成。
木秀于林,始于深耕。莱钢拥有研发历史最久、技术最成熟完善的钢结构建筑体系,2001年承担国家建设部《钢结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课题,逐步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主编参编国家与行业标准20余项、地方标准7顶,占据业内多个专业技术高地,拥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专利技术,钢结构抗震设计新技术研究填补了我国钢结构领域的技术空白,近三年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协会级工法67个,国家级专利47项。制定国家级工程标准2项、省部级/协会级工程标准8项。
“经过20年的积累,莱钢钢结构目前已形成五代钢结构建筑体系,利用莱钢热轧H型钢组合柱和保温装饰一体化钢板剪力墙形成新的结构体系,打造产业化、工业化的宜居产品。”莱钢集团副总经理孙李涛颇有感触地说。
从2001年自主研发设计施工建设国内第一个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小区,到我国第一座地震烈度设防8度的钢结构高层住宅楼;从山东省第一个按建筑节能65%标准建造的试点示范工程青岛华阳慧谷,到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上海碧海金沙项目……“莱钢集团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在工程中进行了全面的实施应用,是中国钢结构住宅优势的集成者、完整产业链的实践者、成熟技术体系的引领者。”莱钢集团总经理李洪建说。
用优质品牌构筑精彩,用品质筑造未来。莱钢钢结构将以改善居住环境的使命感、以引领行业发展的责任感,谱写绿色智慧装配式建筑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