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编辑推荐

从挖泥船上走向“一带一路” “海军精神”在水发建设薪火相传

2022

/ 06/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 通讯员 王宗阳 张庆祝 刘婧 报道

  65年前,他们在破旧的挖泥船上艰苦创业;65年后,他们满怀坚韧与自信,把疏浚业务推向“一带一路”市场。有一种力量,历经岁月从未改变!

  水发建设集团,一家由海军前身组建而成的企业。在这个山东老牌国企的红色血液中,始终充满着铁军力量。

  近日,记者走近水建铁军老中青三代,在强烈感受到他们为事业发展接力耕耘的同时,也深刻体会着他们用奉献与拼搏书写的初心故事。

  “精神不老,传承有我”——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老一辈彰显榜样力量

  1957年3月,“山东省水利厅工程局机械队疏浚队”正式成立。当年8月,16名海军复员军人加入疏浚队,担负围堰修筑、石料运输及开挖装料码头、疏浚航道等任务。

  翻阅水建集团大事记,一张早期集团员工在挖泥船上的老照片,诉说着当年疏浚工程处在望虞河施工时战天斗地的动人场景。

  谈到江苏常熟望虞河治理,不能不说当年的人和事。

  75岁的老党员昃向利,作为老一辈水建人,长期从事水利事业,望虞河工程是他带领水建人迎难而上的成功之作。

  浊浪滔天,泥沙翻涌。谈起当年望虞河施工时在挖泥船上工作的场景,他仍然记忆犹新:“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所有的船员不论男女,吃住都在一条船上。夏天40度的高温,河道像蒸笼一样,船板烫得站都站不住,晚上洗脸的时候,滋滋啦啦地响,甚至能撕下来一层皮。”

  在那个肩挑人扛的年代,要进行闸基开挖、围堰拆除等作业谈何容易?但吃苦耐劳的水建人夜以继日,艰苦奋战,硬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这项民生工程按现在的施工技术水平衡量也毫不逊色,足见当年的工程建设者为此付出了多么艰难的努力。

  在望虞河国际II包段工程竣工验收之际,当时的淮河报以长篇通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为题,对疏浚工程处三年多施工的艰苦历程进行了报道,并引起强烈反响。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人的潜能也发挥到极致,淮河、运河等各类大型工程都是疏浚工程处的佳作。”言至此处,昃向利眼里写满了回忆,那个眼神是对峥嵘岁月的致敬,是对一代又一代水建人的致敬。

  青年持枪,老来执笔,如今,古稀之年的昃向利把公司的发展历程写下来、讲出来并整理成大事记,成为亲历者与讲述者,双重身份的背后,是永远滚烫的传承之心,是心中不灭的“海军精神”。

  循环往复,一生择一业;千锤百炼,一事谋一生。“在集团创业、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老一辈水建人为集团的发展作出了永远铭记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信念、牺牲和吃苦耐劳塑造了水发人的光辉形象,为大家树起了学习的标杆,留下了对照的镜子。”谈及老水建人的奉献精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宝力颇多感慨。

  “中流砥柱,尽显担当”——传承的力量传递汇聚,成为薪火相传、创新开拓的一个美丽交汇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集团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前辈的开拓,也缺不了后辈的突破。他们手把手将传承的力量传递汇聚,成为集团薪火相传、创新开拓的一个美丽交汇点。

  被水发集团授予金牌党员的潘兴敏就是这样一位杰出代表。由他承建的淄博市淄河干流治理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工期短,他带领大家28天内挖运土方480万立方、岸堤填筑365万立方、贯通岸堤35公里,月工作量在400小时以上,相比常人多出了近20个工作日,他也因此被人称为“铁打”的老潘。

  被人称为“铁打”的老潘(左)

  连续加班+超负荷工作,潘兴敏体力严重透支,胃溃疡再次发作,医生强烈建议他住院治疗,但考虑再三,老潘硬是拎着“药袋子”返回“前线”。

  在潘兴敏的感召下,全体施工人员铆足了劲挑战极限、冲刺目标,终于在汛期到来之前顺利成主体施工任务,该项目的完工也标志着临淄区人民40年的淄河沿线贯通梦得以实现。

  “效率这么高,质量能有保证吗?”有些人禁不住担心。

  “放心吧,绝对没问题!”潘兴敏憨厚的回答掷地有声。

  岸堤及河道全线贯通的消息传到了淄博市政府,政府领导直呼“不可能!”淄博市水利局和临淄区政府两次派专家到现场核验工程,最终结论是:创出了“水发速度”,更创造了“水发质量”,连连称赞这是个奇迹!

  牢记老一辈水建人的嘱托,练强过硬本领,打造匠心工程,就是最好的传承。像潘兴敏这样的集团中流砥柱他们不畏艰难、接续奋斗,顺利接过老前辈的接力棒,集团发展也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创造新纪录、迈向新高度。

  “青春勃发,一往无前”——新一代水建人把海军精神厚植传递、赓续传承,成为改革强企的中坚力量

  2022年2月28日,水发建设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发信人是孟加拉国国家海军。信中提到:“由水建集团承建的核电站航道疏浚项目自2017年开工以来,在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配合以及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每年度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业主方提供的疏浚目标,赢得了业主及相关各方的认可。同时,在施工的关键时期,面对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期紧张、疏浚施工难度大、管线排放距离长等诸多不利因素,孟加拉国国家海军看到了水建集团对本项目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贵公司的项目团队给孟加拉国海军和内河航运局业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孟加拉国国家海军对水建集团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希望水建集团能继续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发扬优良作风,实现高质量的业绩。并祝水建集团事业蒸蒸日上。”

  32岁的王斌,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在前辈们的帮带下,他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挑大梁。随着水建集团的多元发展,业务布局全球,王斌被派往海外施工,谈及常年的国外施工经历,他说道:“刚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水土不服还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还是想家,但没有我们水建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一定会传承老一辈奉献精神,当好新时代水发传人。”

  在孟加拉施工期间,王斌除了按照合同要求编写各种施工方案以外,还要兼职质量经理、物资经理、试验室主任,测量、画图、计量等工作。那时他的儿子才不到一岁,而王斌每次出国短则3、4个月,长则8、9个月,“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他都不认识我了。”王斌苦笑着说。也难怪,王斌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时候,儿子还不会说话,等回来的时候已经能够简单地交流了,再次回来的时候,说话更溜了。

  “我亏欠最多的就是家人,特别是妻子和孩子。”但每次在“小家”和“大家”之间选择,王斌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工作中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前辈传承下来的海军精神是我向前奔跑的重要助力。”短短几句话,虽然是对家人亏欠,可是却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水发人对“传承的力量”新的解读。

  王斌带领孟加拉甘达堡项目团队(中)

  回眸发展史,拾忆三代人,目前水建集团已经走过65年的风雨征程,海军精神穿越时空,一代一代在他们中间传承,从大江南北到如今走出国门,精神传承如影随形,绘就起一幅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美好画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伟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