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华人遇诈骗应积极报警 以众人之力减少罪案

2018-04-23 17:44:00来源:中国侨网作者:

  中国侨网4月23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23日发表评论称,现今针对华人的各种形式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文章劝告华人,若遇诈骗,应积极报警;而非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损失,就置之度外。以众人之力,更容易促此类案件减少。

  文章摘编如下:

  当下信息社会,保护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同时私人信息被泄露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应运而生的则是越来越多的诈骗案件。之前针对华人的诈骗就有金光党和各种电话诈骗,而现在,冒充领事馆和中国地方警局电话来对华人进行诈骗的情况越来越多。据媒体报道,近日纽约警方通报,纽约市自去年12月底至今已经收到了21宗相同手法的诈骗申诉案件,以法拉盛人数最多,受害者全部是华人。这些案件被骗总数约240万美元。年纪最小24岁,最大68岁。受骗汇款额少则1800美元,多则达130万美元。

  在华人聚集最多的南加州,冒名中国总领馆的诈骗电话也层出不穷,许多华人侨领、律师和民众都接到过来自“中领馆”的电话,电话中诈骗者称自己是领馆人员,或告诉对方有文件在领馆需领取,要个人信息,或称接电话人涉重大罪案,已上了中国的红色通缉令名单、银行账户遭冻结等,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加以核对处理,或付出相应金钱数额可以代为解决等。

  尽管从去年7月开始,领事馆已经再三申明不会打这样的电话,警方也将一些报案立案,甚至还组织活动向华人民众宣传如何防止诈骗,但这样的诈骗电话仍然不时出现,给华人社区带来很多困扰。

  去年开始爆发出来的冒名中领馆进行诈骗,诈骗手段花样百出,有的假冒中领馆声称接电话者亲友遭遇绑架,要求不得泄露信息,然后要求汇款至某账户,便可解决绑架事件;有的声称接电话者卷入贪腐案件,要求把资金汇入指定某“安全账户”;有的声称接电话者有包裹信件在中领馆,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以便核对;有的声称护照或信用卡出现问题,需要核对等。

  诈骗犯通过一些民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心理和容易恐慌失常的特点,使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再通过网络虚构各种事实,给受害者施加压力、造成恐慌,逼迫受害者在短时间做出决定。引诱受害者或向某账户转账汇出巨额钱款,或提供个人信息如社安号、信用卡号码等。有的作案者还会以社交媒体和受害者沟通,并建立虚假网站,令受害者造成错觉。达到诈骗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对到这类诈骗,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需知中领馆不会给民众打电话,而涉及到个人事务,如信件包裹等问题时,也不会打电话给民众要求提供信息或金钱,这是常识。其次,无论什么样紧急的事情都不需要在电话上透露私人信息,更不用说金额转账。这也是常识。可惜很多华人并不了解。

  在美国,绝大部分涉及官方机构的事务都是通过信件通知的,只要了解这一点,华人对电话诈骗就不会轻易上当。如果是中国国内的执法机构,同样不会直接与个人以电话的形式谈及案件。除此外,如果对方声称是国税局或银行,只要打电话去核对即可了解是否是诈骗。因此保持冷静,按常识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被诈骗。

  受骗上当者,大部分是不够冷静,有的一听到有事就慌张,在对方火急火燎地催促下便按诈骗者的要求照办。也有的是完全没有防备心,只要对方抬出机构名称,电话显示的确是领事馆或其他官方机构的号码,就相信对方而上当受骗。

  接到任何电话诈骗,应该及时报警。很多人接到电话挂掉后,觉得自己反正没有损失,也就置之度外。有人直到损失金额巨大才想起来报警。诈骗嫌犯之所以猖狂行事,无所忌惮,和民众很少报警也有一定的关系。华人民众怕麻烦不爱报警是传统之一,应该努力加以改变。(一娴 作者系华人评论人士)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