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盘活利用27万亩存量土地 科学用地集约用地

2018-04-23 10:43:00来源:水母网作者:

    老厂房“挪腾”让创新企业发展 整合特色园区形成集聚效应

  我市盘活利用27万亩存量土地

  水母网4月23日讯(YMG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魏网扣 杜善胜) 记者昨天从烟台市国土资源局获悉,我市通过挖掘潜力拓展空间,以资源整合促节约集约等手段,坚定实施集约节约战略。

  2007年以来,烟台市共储备和盘活再开发利用存量土地27.2万亩,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量59%,有效地盘活和促进了存量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实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发展“双赢”。

  向空间要地:烟台万华节地750亩

  在烟台万华新厂区,建设中将天然气由地面储罐储存改为地下洞窟储存,节约用地750亩。

  该企业在地下负100多米处开凿岩石建成100万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储存洞窟,利用竖井封水的压力,直接实现天然气液化,在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地下洞窟基本恒温的自然条件也极大提高了天然气储存的安全性。

  我市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出台了《烟台市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人防工程产权管理的通知》,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人防工程建设同规划共配套,形成平战结合的开发利用体系。

  新政中,对地下空间使用权可以与地面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设置出让,也可单独设置、单独出让。对广场、绿地、公园以及地上承载力较低的地下空间进行了优先规划、优先开发,形成了地下商场、娱乐、停车场、仓储等多用途的地下利用空间。

  科学用地:1元投入实现10元的经济效益

  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个占地不足百亩的园区中,孵化结业企业239家,培育出上市公司3家,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51.6亿元,利税24.4亿元。

  通过统计测算,园区投入产出比,相当于政府1元投入,实现10元的经济效益。1平方米土地,实现了50万元经济效益,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烟台全市现有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10个,在园区的设立、规划、发展布局中,结合各级各类园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发展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了总部经济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汽车研发基地、生物医药园、电子信息园、现代物流园、葡萄酒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广告创意园以及以海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冷链物流园等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园区,较好实现了“土地集约、布局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规划建设原则。

  集约用地:杰瑞石油等企业成节约用地明星

  我市量化指标提高门槛,以严格准入促节约集约,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化用地保障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关于落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目标的意见》等12项规章制度,明确节约集约用地量化指标、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提高项目准入门槛。

  根据要求,国家级园区新上项目每亩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均税收每年不少于30万元;省级园区新上项目每亩投资强度不低于25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每年25万元;其他区域内新上项目每亩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每年20万元。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均达到了“三低三高”的要求,即: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在我市,杰瑞石油机械、绿叶制药、张裕葡萄酒等一批骨干企业在项目发展建设中,也都实施了严格的项目用地评审和科学的用地规划布局,成为烟台市节约用地明星企业。

  新闻链接:

  我市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专家论证制度

  水母网4月23日讯(YMG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魏网扣 杜善胜)记者昨天从烟台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工作的意见》和《烟台市市区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暂行办法》,建立了重大项目用地专家论证制度。

  同时,规定所有新成交的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时,均须设立建设项目“公示牌”,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项目用地的透明度。为加强对项目用地的监管,制定下发了《烟台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实施办法》,由各级国土部门通过建设项目跟踪、信息现场公示、价款缴纳提醒、交地确认、开竣工申报、开竣工预警提醒、现场核查、闲置土地查处、建立诚信档案等手段,实现对辖区内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无缝隙监管。依托全市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平台,及时更新土地出让及开发利用信息,将已供地项目跟踪检查纳入国土资源日常执法巡查范围。

  去年,我市下辖的招远市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蓬莱、龙口两市荣获山东省第一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

  2017年以来,全市供应土地1031宗、5.5万亩,成交金额206.5亿元。2016年度烟台市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6.78%,下降率居全省第一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元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