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厚道鲁商

宁津农商银行 激活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2023

/ 10/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青华 林清治

手机查看

  一直以来,宁津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对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激活乡村振兴“致富密码”。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67.31亿元,其中发放涉农贷款1.01万户、1.69万笔、47.69亿元,较年初增长3.8亿元。

  注入金融“活水” 结出致富“黄金梨”

  走进位于宁津县津城街道张庄村的黄金梨生态采摘园,远远望去,一个个硕大的黄金梨压满枝头,空气中散发着香甜的瓜果芬香,张庄村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有种植果木的天然优势,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模式的推广,目前“张庄黄金梨”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农产品特色名片,远销济南、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商超,深受市民青睐,目前该村90%以上村民从事黄金梨种植,种植面积达500余亩,逐渐形成了黄金梨生产、供应、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

  “今年的黄金梨长势好、甜度大、卖价高,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农商银行惠民利民的信贷好政策。”宁津县光勇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光勇激动地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当地政府对黄金梨种植政策的大力扶持,张光勇燃起了扩大种植规模、建冷库错时销售的想法,想法有了,可流转土地、果园运营、建设冷库等综合费用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宁津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在“四张清单”专项对接过程中了解情况后,为其量身匹配“农耕贷”贷款产品,并第一时间将20万元贷款资金发放至张大哥手中,帮助他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种植发展之路,而今黄金梨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梨园里张光勇和十几名村民正挎着竹筐忙碌地采摘幸福的果实,爽朗的笑声此起彼伏,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宁津农商银行坚守“三农”主阵地,深耕传统农区市场,结合辖区产业规模、行业特色、业态布局等,实施金融活水“滴灌”政策,不断在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增产增效上下功夫,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主动对接地方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涉农主体,通过精准对接服务需求、量身定制信贷产品、精简优化办贷流程、缩短审批办贷时限等10余项措施,满足特色种植、农产品供给、粮食购销等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做实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工作。截至9月末,该行发放“农耕贷”“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贷款684户、2.31亿元。

  赋能特色养殖 助力锦鲤游出“大产业”

  走进宁津县大柳镇小马村北海锦鲤养殖基地,各色相间、色彩斑斓的锦鲤正在水中自由地游弋,不时有鱼儿翻腾跃出水面,圈圈涟漪此起彼伏,好不活泼热闹。

  “对我们锦鲤养殖户来说,充足的流动资金是运营的关键所在,有了农商银行‘创业担保贷’这池金融‘活水’,使我的锦鲤跃了龙门、打响了品牌、实现了创收。”锦鲤养殖户殷景忠高兴地说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兴盛,善于经营的殷景忠在做实线下销售的同时,紧跟形势及时进军互联网,并开立了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帐号,形成了“线上+线下”的营销服务模式,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订单量不断增加,扩建养殖基地、增加观赏鱼品种的想法浮现在他的脑海,但苦于下游回款较慢、周转资金有限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一想法却迟迟未能落地。宁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大调研、大走访、大营销”专项活动中,了解情况后,凭借殷大哥良好的经营情况和信誉,仅用了3天时间便为其办理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充足的资金保证了养殖基地的长远发展,并将锦鲤养殖基地推上发展快车道。

  北海锦鲤养殖基地是宁津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兴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聚焦“特色产业+信贷服务”主线,大力实施惠民助企、首贷培植、金融辅导等系列工程,依托29支金融辅导队与辖内农户、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同时,该行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需求,创新推出“木器贷”“新市民优享贷1号”“新市民优享贷2号”等1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为“三农”领域施足金融“底肥”。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为全县808名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资金1.79亿元。

  破解急难愁盼 奏响无花果“丰收曲”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也是鼓起农民“钱袋子”的载体。在宁津县柴保店镇孙庄村无花果采摘基地内,圆彤彤的无花果挂满枝头、迎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基地负责人刘肖文正在熟练地将新采摘的无花果分拣、装箱、打包,阳光伴随着爽朗的笑声,映衬在果农和采摘游客愉悦的笑脸上,构成了一幅“金秋话丰收”的喜人画卷。

  “在大棚内规模种植的无花果具有产量高、无虫害、甜度大等特点,你看这果子多好啊,香甜多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今年的无花果已经进入采摘季,丰收的背后,多亏咱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要不哪有这么好的光景啊!”。种植户刘大姐看着挂满枝头的无花果高兴地说道。

  前些年,刘大姐从莘县、寿光等地学习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后,决定回乡创业,利用自家2亩多地、投资10多万元建设起1个无花果试种大棚。在大棚基础建设完成并成功栽种无花果苗后,正巧赶上降温天气,购买棉被和保温布等保温设施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建设大棚、购买果苗、农资肥料等开支,使她的流动资金所剩无几,在筹措资金为难之际,恰巧赶上该行“红马甲”移动金融服务队开展“六必访”活动,在了解其资金需求后,该行客户经理现场办公,并开通农产品特色种植“绿色通道”,按照“三个一”的原则,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审批、第一时间放款,很快50万元的“巾帼创业贷”信贷资金便成功到账,为无花果苗应对降温天气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解了农户燃眉之急。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巾帼系列贷款169户、3522万元。

  (通讯员 宋青华 林清治 )

初审编辑:赵洁

责任编辑:王丛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