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小小彩票,回溯福彩发展的那些珍藏画面

2016-07-05 11:15:00来源:中国福彩网作者:

有这样一撮儿人,他们虽是收藏爱好者,但并不喜欢珠宝玉器、古玩字画,也不热衷邮票古币,他们痴迷的是那些小小的彩票,在他们眼里,每一张彩票精品,都是一段时光的缩影,一段历史的简写。

日前,“江西省首届福利彩票文化展览”在南昌举行,近10000枚彩票精品参与展出,共设了《公益展播》、《票面展示》、《物品展览》三个展区,每一张彩票、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都是福利彩票29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见证。

最初的时光:那时还不叫彩票

在展会入口,有一位先生手里举着一张用塑料膜包裹住的彩票和宣传展板合影,周围的人指着他手里的彩票互相交流是否见过。这位来自江西的兰先生,其实已经是一名老收藏家了。此次来观展的他带来了自己收藏多年的,1985年由中华武术基金会发行的募捐奖券。

QQ截图20160704095613

据兰先生所说,自己收藏彩票已经很久了。虽然不是每一套都有,但是多年来也攒了不少。谈起自己的收藏,兰先生表示,自己收藏的彩票也并不一定都会刮开。对于这张早期的奖券,最是兰先生的得意藏品,他将彩票塑封在透明袋子内,小心翼翼地夹在书中。兰先生说,那个时候还不叫彩票,都是募捐奖券,这一张也是自己当年亲自买的,“就是做慈善了嘛”然后一直保留到现在。或许正是这张彩票,让兰先生之后和福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表示自己对于彩票的收藏还会坚持下去,当他将夹有彩票的书合上的时候,那一张彩票更像是一段被珍藏的时光。

彩票,让历史在这一刻定格

1987年,中国福利彩票开始发行。最初也是以有奖募捐的形式,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筹集资金。在这次展览中,彩票发行早期的宣传单也是第一次全国亮相,提供这部分展品的吴先生指着这些宣传单说:“它们虽然是彩票的附属品,但是你看看这上面的内容,你就知道当时为什么要发行彩票了。”

QQ截图20160704095640

彩票宣传单作为彩票发行缘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诉求。比如1998年为抗洪赈灾发行的彩票,“宣传单上就都写了我们是为了抗洪救灾发行的募捐彩票,”吴先生介绍,“那个时候,仅仅5个月时间,国家就筹集了15亿公益金啊!”每每谈起那段紧张的彩票发行阶段,吴先生还是非常激动。他回忆自己从1990年开始彩票收藏之路,一开始就是觉得票面好看,再后来就被一些文化元素和内涵所吸引。吴先生看着自己的这些收藏,他说就像回到了那些年,发生过的事情就好像都被印在了这些宣传单和彩票上。

QQ截图20160704095651

参与了98年抗洪赈灾彩票设计的原彩工委总干事苗富瑞表示,这套彩票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真情实景体现,票面的设计不仅真实震撼,最重要的是,这样一套彩票是具有正能量的,也有记录历史的作用和教育意义。这样触动人心的事迹,很好的展现了彩票发行的公益属性。

痴迷,源自被文化和内涵所吸引

伴随着福利彩票的成长,福彩文化也在逐渐成熟起来。苗富瑞表示,福彩的票面设计很注重中华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中华名人、孔子、瓷器书法、酒文化、京剧脸谱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几千年文化都可以在彩票的票面上体现出来,它就是历史的缩影”苗先生说到。

QQ截图20160704095701

  福彩发展至今,票面设计更加生动、现代。但是苗先生一直强调“中华文化不能忘”。像“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样的套票,就是通过卡通形象,展现英雄少年的形象,比如小萝卜头。这样的彩票就兼具了时尚元素和教育意义,让彩票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苗先生还建议要对重大历史事件发行纪念票,让彩票更好地体现社会发展的历程。

这些藏家多数都是在彩票发行初期就与福彩结缘的,但是在展会的一角,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阿姨在认真听藏家的介绍,她一直说自己是来学习的。原来这位来自河北的姚阿姨,是近几年才接触福利彩票的。姚阿姨说自己一开始也不懂,就是看着好看,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内容还挺有意思的”便逐渐开始收藏。尤其是老伴去世之后,福利彩票成为陪伴她闲暇时光的小物件,“我的生活也丰富起来了。”姚阿姨表示,“收藏彩票和收藏邮票虽然差不多,但是收藏彩票也是做公益了嘛,所以我现在就也会多收藏一些。”

每一张彩票凝聚的不仅是购彩者的点滴爱心,也是福彩文化的精华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在近30年的时光里,福利彩票的票面也定格住了那些历史名人的缩影、重大事件的记录、各省市旖旎风光的印记以及经典文化元素的保留。

江西省福彩中心宣传部部长胡居峰在此次活动后也表示,近些年福彩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部分,在坚持福利彩票公益属性的前提下,“文化影响人”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福彩、了解福彩、走进福彩。千千万万张彩票,汇聚了千万彩民的爱心,也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缩影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振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