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的福字,大多数村民都贴在自家大门上或镶在自家院子屏风上,12月15日上午,当笔者走进山东省高密市李家疃村采访时,看到一个紫色的大福字却镶在了村里的箱式变压器上。
笔者甚为好奇,几经周折才了解到这个事情的原委。原来,李家疃村村民李常贤为表达对供电公司帮助他们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感激之情,竟然把福字镶在了村里的箱式变压器上。
据了解,李家疃村位于高密市东部,是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该村现有用电客户397户,1137人,最高用电负荷达到350千瓦。
李家疃村使用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长、线路末端电压低,供电能力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基础生活用电。
为让该村用上满意电、放心电,高密市供电公司投资40余万元,按照新农村电气化标准A3供电模式对该村电网进行改造,新增1台250千伏安的箱式变压器,全村配变总容量达到450千伏安,改造供电线路4400米,接户线全部采用入地电缆,立15米电杆56基,将50平方毫米的电线换成了70平方毫米,街道两旁设置了路灯。
今年8月下旬开始,高密公司施工人员早上5点开工,冒着高温酷暑奋战在施工一线,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严把施工工艺关,倒排工期,紧张施工。建设中,他们对该村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配电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可24小时对配电设施进行监控。应用集配变监测、负控、集抄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配电终端,通过3G无线专网,实现对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负荷控制。使用具有“特波功能”的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当发生故障跳闸时,能自动显示故障跳闸时的参数,为管理人员快速排除故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该公司还安装了DT-706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测试转换与管理装置监测仪,该仪器具有数据记忆储存功能,能有效监督台区管理人员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测试情况,从技术管理上对农电工“只记不测”进行有效监督。推广应用了无级差智能无功控制器,根据智能配电台区无功功率需求情况,实现补偿电容器的自动平滑调节,达到无功就地平衡。李家疃村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智能配电台区用电信息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提高了配电台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据朝阳供电所所长孟述华介绍,农网智能化建设后,李家疃村实行了南、北分区供电,台区间安装了低压联络开关,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低压线路实现了“手拉手”供电。目前,李家疃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8%,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7.85%,低压线损率降到5.82%。
李家疃村村民李常贤动情地说:“供电所的师傅们真是好样的!为了让俺村里的百姓用上舒心电,他们早出晚归,大热天在俺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给电工师傅们送碗绿豆汤也被婉言谢绝。以前,家里开个电风扇,电灯就一闪一闪的,如今,俺这个80多岁的老头子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再也不用担心停电跳闸。”(贾聚光)
责任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