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学问

2016-05-27 14:59:00来源:大众网作者:

  人的嘴巴,有两种功能,一是说话,二是吃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这两个功能都性命攸关。吃饭的事本文不多议论,重点谈一谈的说话的事。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有一定的学问和技巧。说话是人的本能,不值得说三道四,关键是会说话,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可做,不能等闲视之。人人都有一张嘴巴,有人用心说话,以诚待人,表达心声,传达感情,成人之美;有人口是心非,摆弄是非,恶语中伤,传播流言蜚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人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信口开河,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满嘴里跑火车;有人废话连篇,“戴在草帽卖草鞋”,头上一句脚上一句,说些不着边际、不靠谱的废话;有人捕风捉影,胡吹乱侃,见了骆驼不吹牛,啥大吹啥,故意显摆自己见多识广;有人没有真才实学,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靠投机取巧,卖弄小聪明,博得人脉和市场。

  会说话是一种智慧,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学识。人的相貌千差万别,性格也是各有千秋,交流沟通就要因人而宜,弄清对方的性格脾气,所思所想,是喜酸还是喜甜,按口味吃啥端啥。会说话对于一名领导尤为重要,聪明的领导懂得投其所好,因人施教,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抓住要害,下属喜欢听什么说什么,用合适的话一语中的,感到人、打动人。这种既能愉快交流,又不伤感情的方式,下属才能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反之,若盛气凌人,高高在上,以官自居,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拣对方不感冒的话往外扔,必定是火上浇油,弄巧成拙,既伤面子又伤感情,与己与其都不利,造成工作陷于被动。

  会说话是一种胸怀,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和处世观点。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讲究语言艺术的人,必定非常注重说话的质量,话未出口笑意先溢,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绝不会轻易开口,信口雌黄;会说话的人,特别是领导一定知晓“忠言逆耳”的道理,不是挚友不会说“逆耳”的“忠言”。好话一句三九暖,恶语半句三伏寒。言为心声,一句得体温暖的话语,会一下子拉近两人的距离,让人有信赖感,即便原先有些隔阂和不愉快,也会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重结秦晋之好;有人为一言不慎,反目为仇,甚至动粗,直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不妨学学清朝宰相张英的《六尺巷》,做一个心胸坦荡,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之人。可见,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的感受迥然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天壤之别。

  会说话是一种力量,不可低估和小觑。说话是本能,会说话才是水平,一个成功人士都熟稔说话的技巧。“士为知己者死”,一句好听话和一句伤人的话,给人异样的感受,所产生的后果截然不同。好听的话下属能感知到领导的尊敬信任,激发出无穷的斗志和激情,自觉自动开拓性开展工作,这种力量比物质激励丝毫不逊色;反之,伤人的话让人心寒,造成干事也是得过且过,出工不出力,久而久之,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众叛亲离,丧失企业的凝聚力,可见,会说话也是一种执行力。说话的事大有文章可做,会说话的力量不可小觑,也确确实实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小事情。(胡月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