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这就是带电作业的特点,要想管理好这样一个班组,难度可想而知。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3个成员全为退伍兵,班长刘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将带电作业班带成了一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铁军。三年来,他所在的带电作业班累计开展带电作业1500余次,减少客户停电24万时户,保障了群众安全可靠用电。
巧打“心理战”,改变“胆小兵”
许韶瑞是班里年龄最小、学历最高的兵。培训期间,他可是公认的“明星学员”,可是一有带电作业任务,总是找各种借口请假。
“这其中肯定有原因”发现问题后,我开始琢磨起许韶瑞请假的原因。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原因。许韶瑞在大学期间曾亲眼目睹了一次人身触电事故的场景,心里埋下了阴影,对电产生了恐惧。
为了解开他的心结,我查阅了很多心理学书籍,专门咨询了相关专家。最后得出结论:许韶瑞的技术和理论都已经过关,只要让他亲身体验一次实际操作,建立自信后,定能克服难关。
当我硬“架”着许韶瑞站在作业车上时,他两腿直抖,站都站不稳。我一边鼓励他,一边配合他一步步操作。果然,随着操作的有序进行,他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慢慢地忘记了恐惧。
“班长,我成功了!”从杆塔上下来的那一刻,许韶瑞高兴的将我一把抱在怀里。
角色互换计,征服“自信兵”
段国梁是我班里的第二个兵,天生有股子傲气,总想找机会和我一比高低。
有一次正好我要出去培训,心里突然有了让小段担任代理班长想法。
“放心吧,没问题!”当我和段国梁顿沟通后,他时眼前一亮,信心满满。
可能习惯了当“孤胆英雄”,段国梁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很快捉襟见肘。由于沟通不到位,很多工作协调不好,另外两个兵对他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终于在一次例会上,两个兵的不满爆发了出来。
意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段国梁慢慢开始收敛性子。每次带电作业前,也学会了跟队员一起仔细研究方案,做好防护措施。操作结束后,还会和大家一起总结一番。
培训快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段国梁发来的信息:“班长,谢谢你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会了更多。大家盼着你快点归来,这个班离不开你。”收到短信的那一刻,我明白,这个“兵”也长大了。
智扮粉丝,约到“文艺兵”
王新朋在我们县是个活跃在舞台上的“明星”,擅长小品、相声等表演,粉丝不少,也是我们工作之余的“开心果”。唯一不足的是,下班后、节假日遇到紧急抢修任务,还得跟他约“档期”。
我也理解他。带电作业不分日夜寒暑,一旦有任务必须马上出动,而且风险性大,无疑对心理造成压力。对王新朋来说,舞台是排解压力最好的方式。
明白了这些,我开始变成他的头号粉丝。只要没有工作任务,每当他站在夜晚的舞台上,我都是观众席里呐喊声最高的那个人。
慢慢地,“大明星”王新朋变得不再那么忙了。下班后、节假日期间遇到紧急情况,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工作之余,也会在我们面前一展才艺,让整个带电作业班其乐融融。(战新江罗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