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煤业对接驻外开发项目转移员工670人

2014-07-08 09:37来源:大众网
分享到:

7月7日,兖州煤业杨村煤矿首批支援集团公司外部开发营盘壕煤矿建设的6名技术人员在欢送仪式上披红戴花,准备踏上奔赴驻外单位的新征程。这是兖州煤业结合生产实际,实现老区向新区转移战略目标的又一举措。

  大众网讯(通讯员 王艳芹 朱冬峰 李志建)7月7日,兖州煤业杨村煤矿首批支援集团公司外部开发营盘壕煤矿建设的6名技术人员在欢送仪式上披红戴花,准备踏上奔赴驻外单位的新征程。这是兖州煤业结合生产实际,实现老区向新区转移战略目标的又一举措。

  今年以来,兖州煤业公司积极探索“轻资产、低成本、高效率”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本部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缓解本部矿井资源枯竭、生产转型压力,实施老区向新区产业转移、人员转移的发展战略。截至6月底,共实现人员转移670人。

  兖州煤业董事长李希勇在煤业公司二届一次“双代会”上指出,“三减三提”是改变心智模型,采取颠覆式思维方式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与创新,既是当前企业度过危机的有效法宝,又是今后时期务必坚持的工作总遵循。要坚持“三减三提”,推动管理增值,把“三减三提”理念和量化措施涵盖到各个管理层级,渗透到各个运营环节。

  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兖州煤业公司积极落实“瘦身强体”计划,扎实开展以“减机构、减用工、减人工,提素质、提工效、提收入”为主要内容的“三减三提”活动,从各级机关入手,整合组织机构,精简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压缩非生产人员。在减员提效方面,实施整合机构、转移人员策略,依靠改革改制、装备升级、东西帮扶,努力减少一切不科学的机构设置、不经济的岗位定员、可减少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均工效和价值创造能力提高。建立市场调节、灵活多样的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和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充分释放人力资源潜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活全员价值创造能力。拓展“减员提效”思维,变“减员”为“技能再培训”和“对外分流创收”,强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对外输送,逐步实现由“岗位工”向“区域工”转变,激活放大对外创效人才红利。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引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激发全员创新动力、创造潜能。落实集团公司深化改革部署,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机制保障、利益引导、经济杠杆,激活公司创新发展动力。

  为保证菏泽能化赵楼煤矿安全运营和正常生产接续,加快推进赵楼煤矿高产达效进程,兖州煤业积极协调,认真组织,年初顺利完成了118人掘进队伍成建制转移工作。二季度向菏泽能化公司划转119人,其中北宿煤矿成建制划转31人,到万福煤矿筹备从事保安工作;华聚能源、兴隆庄煤矿、鲍店煤矿、北宿煤矿划转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电焊工、保安等共计88人。

  今年上半年,兖州煤业通过控制员工总量、压缩内设机构、减少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清理各类不规范用工,共减少各类支出2542万元。截至二季度末,兖州煤业员工总量比年初净减少972人。

【知山东,观天下,更多精彩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小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