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集团人才集聚助力创新发展

2018-05-16 09:32: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机电修理厂内,有一间百余平方米的房间格外显眼,里面摆满了各种获奖证书和专利证书,这就是何伟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的“100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之一,全国煤炭系统仅有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此殊荣。 

  熟悉何伟的人都知道,何伟的学历仅为初中肄业,他靠自学拿到了硕士学位,成长为闻名全国煤炭系统的机电技术专家。近3年来,该工作室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项、地市级成果22项,破解了一系列生产难题,累计创效5500余万元。 

  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价值在于发挥了“孵化器”作用。柴里煤矿全面总结何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经验,先后建成9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下设创新创效站12个、创新创效岗11个,骨干成员达300余人,形成了“金字塔”型创新体系。 

  然而,这只是山东能源集团厚植“第一资源”,并依靠“第一资源”激活“第一动力”的一个缩影。 

  作为以煤为基的大型资源型企业,近年来山东集团在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省(区)及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取了超过400亿吨的煤炭资源储量。然而,他们却并不把煤炭及油气等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而是将人才定位为“第一资源”。 

  山东能源集团确立了“聚天下才、塑山能人”的开放理念,多方招揽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厚植“第一资源”。 

  聚焦培养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他们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先后三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120名,硕士以上学历占一半以上,其中不乏有世界500强和海外工作经历人员,权属企业每年招聘高校毕业生上千人;聘请了数位知名专家,成立外部专家委员会和高级专家委员会,引进各领域专家学者数百人。目前,山东能源集团已经形成5个国家级科技平台、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3个省级创新平台,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 

  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蓝领”队伍正在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山东能源集团建立了5所技工学院,全面推行“变招工为招生”,从源头上保证员工队伍素质,累计为矿区培养输送技校生10多万人;设立了上百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目前有全国技术能手4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00人,居行业领先水平;设有5个二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13个三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38个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推行“631”培训模式和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每年参加技术比武的人次超过10万人,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人才兴,创新强。山东能源集团依托人才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体化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壮大等领域,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在装备制造、新兴材料、橡胶化工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仅去年就获得专利171项。近年来,企业累计获得专利2198项,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32项。其旗下的中国矿用物资网获得国家创新示范工程称号,齐鲁云商荣获“中国大宗商品电商百强企业”称号,新矿集团日前一次性拿出1500万元重奖了376项创新成果,枣矿集团建成全国首个薄煤层远程操控智能化无人值守工作面,引领了生产模式变革,重装集团主持制定“机械产品再制造工程设计导则”国家标准,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成功应用。 

  人才“第一资源”激活了创新“第一动力”,托起了发展“第一要务”。截至4月底,该集团今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16亿,实现利润52亿元、净利润38.5亿元、归母净利润20.07亿元,上缴税费70亿元,社会贡献总额超过200亿元,销售收入、利润、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税费、社会贡献总额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山东省属企业第一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曾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