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如何监管:当“私厨平台”遇上新《食品安全法》

2015-09-11 10:26:00来源:人民网作者: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彭亮 实习生王明明)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术语,“共享经济”这个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而直至“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它才迅速成为在市场上备受推崇的概念。

对应在商业行为上,共享经济以例如二手交易、出行拼车等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出现。“互联网+”的浪潮,推动着越来越多的资源被重新配置、优化组合,共享经济也在向“民以食为天”的餐饮业逐渐渗透。

私厨O2O——这个餐饮O2O里的新的美食共享模式,正在悄然的崛起。

但看起来,私厨O2O的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比如,刚刚进入发展提速期,私厨平台便遭遇了被民间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

私厨O2O的美食是怎么“共享”的?

在饿了么、美团等外卖O2O猛烈烧钱抢占市场的同时,餐饮O2O圈里正悄然兴起一种新的美食共享模式——私厨O2O。

目前国内的私厨O2O可分为两种模式。

其一为上门做菜类:买家线上预约厨师和菜品,选择自备食材或代买食材,在指定时间内厨师会亲自上门做菜,代表平台如“爱大厨”、“好大厨”等。

其二是厨房共享类:用户预订私房菜,选择线下到家吃饭或是距离内提供外卖配送。此类型而根据堂食的就餐环境又可细分为高端私厨平台和邻里家常菜平台,前者侧重精致的用餐环境、共享的美食文化和美食社交,如“我有饭”、“Enjoy”;后者基于地理位置瞄准日常用餐场景,主打家常菜,代表平台如“回家吃饭”、“妈妈的菜”等。

从各个私厨平台的自我介绍来看,私厨O2O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爱大厨”的创始人薛皎表示,目前平台业务已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其拥有自有厨师和兼职厨师1500名左右,注册用户50余万人,每日订单量超过1200单。

“好厨师” 创始人徐志岩表示:该平台当前日订单在 1500 以上,全职+合作的厨师有 1200 名左右,每月用户食材代买交易额超过 400 多万元,储值会员数量过万,预计在今年年 底日订单在 1 万单左右,储值会员数量超过 8 万。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私厨O2O已经逐渐从小众文化走向了大众视野。

“觅食”的创始人冯晓认为,共享经济是切入这个市场最好的方式,“你家的社区周边,只能有20多个餐馆,但会有上千个厨房”。

“回家吃饭”首席执行官唐万里说,共享经济的价值就在于以极低的成本完成过去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有了信息,有了地理位置,可以很容易实现交互。中国有4亿个家庭厨房,从理论上讲,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供给者”。

“吃饭”的社交功能愈加被看重

相对于外国的Eatwith、Cookening、Feastly等把重心放在社交之上的私厨平台,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私厨O2O仍旧以内容为王:将美食作为主打,用“好吃的”来吸引用户。

企鹅智库曾发布的《关于私厨服务的在线调查》中的数据显示,有58.9%的用户愿意成为一名私厨,把自己的餐桌和厨艺共享出来,近4成的人认为菜品足够好吃且独特是吸引为他们愿意为私厨的服务付出溢价的理由。有用户表示“保姆虽能烧菜,但都需长期雇佣,而且烹饪不专业。通过私厨O2O找厨师和私房菜很方便,擅长各种菜系的都有,选择余地也较大。”

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吃饭从一种生理刚需升级成为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承担了更多情感和社交功能。私厨O2O试图牢牢抓住这一点。

几年前“海底捞”式的服务态度红遍社交网络后,餐饮业开始将“人情味”的价值最大化利用,如今的共享经济更是主打“情怀”二字,私厨O2O也不例外。几乎每一款私厨平台在起步阶段都利用了“家”来进行宣传。

私厨平台各自的广告宣传语就体现出这一倾向,如“容纳千家百味,仍可一键品尝,我们在等你回家吃饭”、“做有温度的菜,让北漂族感受到妈妈的味道”以及“让您的美食家喻户晓”等,商家的宣传语多以家乡的记忆、儿时的味道等情感招牌来满足用户对家庭温暖的心理需求。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用户对私厨O2O的社交期待十分之高:53.2%的用户希望在吃饭之余能通过私厨用餐的方式结识一群有意思的朋友,这之中14.1%的用户期待邻里间的社交活动;而更多人的期待并非只局限于邻里之间,他们的期待更多是基于兴趣、圈子的社交需求。高端私厨堂食的就餐方式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

优点亦是缺点 如何突破自身局限

与传统外卖相比,私厨O2O的特色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由于以私房菜作为主打,私厨平台目前设置了每日的菜品库存量以及只有提前一天预订才能吃上的招牌菜。因此,受限于大多家庭一人做菜,一人配送的供给能力和送餐速度,消费者想要及时吃上邻家厨房的可口饭菜并非易事。

此外,尽管超过半数用户希望在吃饭之余能通过私厨用餐的方式结识有意思的朋友,但《你对私厨的担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42.9%的用户担心与陌生人一起吃饭会气氛奇怪,另外还有26.2%的用户对陌生人的家便存在不信任。“不信任感”成为了私厨最大的用户门槛,而这与共享经济在文化和理念上与传统背道而驰有很大关系。

业内人士表示,如何通过合理的产品机制来增强消费者黏性、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门槛,是私厨O2O想要走长走远必须解决的内在矛盾。

同时,在当下餐饮O2O市场中,传统团购网站仍在奋力竞争,外卖O2O又掀起一轮轮融资高潮,私厨O2O想在餐饮O2O市场分一杯羹难度着实不小。更严峻的挑战是,私厨平台刚进入发展的提速期便遭遇了被民间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

新《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首次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对网络食品的经营许可作出了规定。

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发布了《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七条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

打开目前市场上火热的私厨平台,浏览卖家信息,具有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的卖家几乎是不存在的。

“妈妈的菜”创始人韩迪表示;“目前在阿姨端并没有任何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仅仅依靠平台对阿姨进行监管和商家自己自律。”

目前,仅有极个别的上门做菜的私厨平台要求食物制作者必须持有健康证。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说:“新法规对网络销售主要是三点,第一个是对食品登记;第二要查验经营者的证照,看其有没有资质;第三个查落实有没有违法。”

而基于私厨客户端家庭作坊的模式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私厨O2O获得餐饮经营执照的难度不小。

当相关的新的政策法规正式开始生效实施,私厨O2O如何做到依法依规运营,将是其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重蹈外卖O2O烧钱覆辙?盈利并非易事

在外卖O2O进入厮杀阶段的时候,私厨O2O的另辟蹊径,似乎可以为自己在餐饮O2O的风口中找到一席之地。然而,就当下发展现状来看,私厨O2O似乎仍在在重蹈高额融资后烧钱抢占市场、赔本赚吆喝的“血拼”之路。

前不久“觅食”发布首个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觅食已吸引晨兴资本4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获得红杉资本领投、晨兴资本跟投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西湖区政府325工程A类企业500万现金奖励……”

“好厨师”也对外宣布:去年10月 份获得中路资本 500 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今年2月完成了来自光速安振的 500 万美元 A 轮投资,8月前完成了 1 亿人民币的 B 轮融资。B轮融资将用于扩大市场规模,今年会陆续开通数十个二线城市。

打开“回家吃饭”的客户端,首页立即显示“注册即送20元餐券、分享给朋友对方获35元餐券、分享者再获10元餐券、推荐厨房上线开店获得高额奖励”等福利。

此外,为了鼓励用户进驻私厨客户端,部分私厨平台从开店到经营的全过程有专业人士对接:邀请有意向的家厨参加免费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审核的家厨将获得专业摄影师的免费拍照、专业的销售团队帮忙拉单,为每个家厨每月量身定做宣传单页和名片、安排了站点促销、小区活动等多重线下推广,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家厨清晰明确怎么运作家庭厨房等等。

推广力度、市场份额以及投入资金,似乎仍摆脱不了“越大越美”的逻辑。

“好厨师”创始人徐志岩说:“中国私厨的市场空间很大,现在是一个市场培育期。此前淘宝、滴滴和快的用砸钱补贴的方式,来培育市场。我们现在做的,也是先培育私厨上门服务这个市场。”

在烧钱这条路上,淘宝走了10年,滴滴走了3年,饿了么走了6年。而各个私厨O2O平台呢?未来会有多少资金支撑他们一路走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振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