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看鲁企”之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创新不求高深求实用

2015-09-29 14:55:00来源:大众网作者:

  2015“创新发展看鲁企”大众网系列报道之九: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创新不求高深求实用   

  详情点击:2015“创新发展看鲁企”系列报道专题

  大众网济南讯 “我们的创新成果全部从现场遇到的难题中来,最终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今年6月21日,正在220千伏吴磨变电站检修现场的淄博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主管高鹏这样介绍。在他的身边,一台发明不久的“变压器冷却系统冲洗装置”正在自动运行,在机械臂按照既定程序做出的水洗和风吹下,散热片每个角落的灰尘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在淄博供电22个不同类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中,这样的成果随处可见。它们不求高深,但求实用。该公司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通过定期进行的交流研讨,对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解读,找出问题关键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将解决办法在实际生产中加以运用。

  “淄博供电有着优良的创新传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淄博供电的一名普通职工张克京就发明了举世闻名的爬杆铁鞋,一直沿用至今。”淄博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建鹏说,正是在这双铁鞋的创新精神引导下,创新、争先一直是公司发展的主旋律。

  在该公司输电运检室,这里的创新工作室只有6平方米,五六台电脑挤在一块,再加上堆叠的电路板、书籍等,显得更是狭窄。但这个拥有68名成员的创新工作室,在成立的6年时间里,已经斩获了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奖等一大摞奖项,拿下了35项国家专利。

  创新工作火热开展的背后,是该公司“五个机制”的强力支撑。经过多年探路,他们在创新工作方面建立了评价机制、选(人才)树(典型)机制、“双师带徒”机制、宣传机制、成果转化机制,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不断加强工作室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及时促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正是得益于各个班组浓厚的创新氛围,一批又一批新进企业的“菜鸟”迅速成长为各个岗位的骨干。在这里,“传、帮、带”是创新工作室的一项基本职能。老师傅们在难题解答和成果研发中启迪新人,后者也从创新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直至成长为主导者,使一大批青年职工脱颖而出,也让一个个创新成果源源不断。

  参加工作两年的高新分中心装表接电班的高黎娜,既是公司最年轻的班长,也是岗位创新的行家里手,每个工作现场带回来的难题,都成为她们这个小团队的攻关内容。高压计量装置做试验时,如果误碰带电设备将带来人身危险,对此,她们就利用业余时间研制成功了“便携式极性测试杆”,不但解决了难题,还获得全国电力行业创新成果特等奖。目前,她们班也已经拥有6项成果、7项专利,获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要走在前头,不大胆创新是不行的。我们全力搭建创新创效的平台,就是引导全员参与,将创新成果快速转换成先进生产力,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后劲。”公司党委书记吕学贵的这句话,点出了来自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淄博供电公司已有42项成果获得全国第一名,并被评为“国优”成果,有200余项国家专利收入囊中,还有4项成果获得国际大奖。这些成果转化生产力后,创造经济效益6700余万元,一大批职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国网专业领军人才等业务骨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小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