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源书院

2017-10-17 17:5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入学礼

书法传习课

中国式雅文化单项体验课程

    汶源书院自2015年开院运营以来,发挥了接待游学、展示讲学、研讨修学、传承培训、典藏阅读、文化体验六大功能,开展了一系列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为核心的活动,搭建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的桥梁。

  书院在开展系列公益性活动的同时,也不断探索以文养文的运营思路。为此,书院公司及琴社、书法社、茶社等积极参与并全面开展文化惠民综合消费项目。

  在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期间,开展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和总体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利用好自身文化消费场所或平台,侧重与大众的互动性。活动总体展现了以下特色。

  一、集聚性

  莱芜市第二届“走近孔子,致敬教师”新生入学礼主题教育活动于9月6日上午在汶源书院前孔子文化广场举行。主要群体有汶源书屋单位、观众群体热爱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部分观礼人员及学生家长共1000人参加,体现了公益性和集聚性,活动效果。整个活动仪式在在书院工作人员的主持引导下,依次进行了拜先师、拜老师、同窗礼、朱砂开智、净手净心、击鼓鸣志、呈送戒尺、启蒙教诲等中国传统入学礼等环节。活动中庄严神圣的入学仪式,不仅倡导的是对教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知识对学问的尊重。现场观礼人员深受感动。

  汶源书院是一处读书的地方。入学礼是汶源书院的一项品牌活动,充分体现了文化业态与品牌的高度聚合以及消费受众高度聚集的突出特色。

  二、标志性

  活动集高端性和亲民性于一身,既贴合山东城市形象定位,具有城市文化名片功能,又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及广泛的群众基础。

  汶源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至1901年清廷下诏废止书院一制,汶源书院又在坚持两年后,于1903年改为莱芜高等小学堂。存续八十一年间,据莱芜县志记载,“当其盛时,来学之士,往往至六七百人”,涌现出教育名师潘绍烈、吕传诰及品学兼优的张梅亭、吕宪瑞等七名进士,是莱芜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真正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地方书院,也是当时鲁中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齐鲁知名书院。

  为秉承书院教育传统,传承中华文明,2014年汶源书院于汶水之滨开始复建。在书院中式园林风格建筑内,设有藏书楼、大讲堂、东书房、孔子学堂(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工坊、文化长廊等。

  三、服务性

  本次消费季活动中书院开设的中国式雅文化综合体验课程(家庭套),每周周六、周日两天课程,包括读书、琴茶书画茶花等综合文化体验内容,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中国式雅文化单项体验课程古琴传习课和书法传习课突出文化服务功能,汶源书院孔子学堂成为了市民群众享受文化产品、体验文化魅力、感受文化特色的知名文化消费场所。

  四、市场性

  消费季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及汶源书院这一文化场所,充分利用政策资源,人文素养提升类培训课程的所有活动在享受政府优惠额度的同时,书院再给予政府同等优惠额度,以示对活动组织及大众文化消费的支持。活动中开设了中国式雅文化综合体验课程的家庭套餐,中国式雅文化单项体验课程古琴传习课、书法传习课,消费者在体验雅文化传习课的同时,还能领略其他文化产品。整个消费季期间,共有169人参与文化消费,消费品质高、消费总额也有较高的市场表现。为消费季量身打造的活动内容,由于政府和书院的双重补贴,具有了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吸引了更多有文化情结的人参与文化消费,支持书院建设,在引导文化消费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消费季活动书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增加了文化消费收入,有利于更好地运营,同时也引领了文化消费,让更多的人走进书院,体验中国式雅致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