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今日头条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力促山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10月22日 09:19作者: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讯 在兖矿集团济三煤矿,山东移动的“E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井下作业情况和安全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预报、预警和预控能力;在中国重汽,近万辆在售车辆因为安装了山东移动的“智能芯”,物流配送成本降低40%,年库存成本节省上亿元;在国内第二大油田中国石油胜利油田,移动信息化的全面实施让野外的钻井作业不再是信息孤岛,油井实现远程监控,迈向“数字油田”……在推动山东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过程中,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20多万家企业提供了话音、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等一体化信息化解决方案,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E矿山”在央企全面推广

  信息化为矿工安全提供贴心保护

  2012年,山东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慧矿山、智能交通、智能电网,逐步形成“智慧山东”基本框架。山东移动研发的“E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促建“智慧矿山”,为矿工兄弟提供贴心的保护。

  在山东兖矿集团济三煤矿,煤矿管理者手中的手机不再仅仅是打电话的工具,而是能够实时监控整个矿井安全生产状态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由山东移动与济三煤矿联合开发的“E矿山”系统。“打开手机,矿井下50多个摄像头的监控画面就可以实时查看。”济三煤矿管理人员对记者如是说。

  据介绍,“E矿山”是将传感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与矿山现有信息化系统紧密融合,集成矿井人员定位、安全数据监测、视频监控、生产日报、产量统计、安全预警、信息发布、车辆管理八大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了用手机等无线终端实时掌握煤矿企业“产、运、销”等环节信息,并对企业进行指挥调度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

  在煤矿信息化管理科科长巴奇的手机上,记者看到,手机屏幕上能够实时显示矿井下16个重点监控区域的视频画面。“矿井里哪个巷道出现问题都能实时掌握,并迅速作出分析处理。”巴奇说,“通过‘E矿山’系统的安全数据监测、安全预警等功能,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矿井瓦斯、一氧化碳浓度以及水浸、风速等数据。一旦瓦斯浓度等数据超标,将有告警短信提醒相关人员尽快处理。如果该报警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系统将自动升级为语音告警。”

  记者了解到,“E矿山”系统通过济三煤矿井上、井下分布的各类传感设备,如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实现井下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传送到管理人员手机上,从而实现井下、井上生产固定监控点的手机监控。

  “以前,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都必须靠人拿着仪器下井监测,危险较大,而且发现了险情也不能及时反映。现在通过智能化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快速处理或通知撤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E矿山”系统的矿井人员定位功能还可以对井下各个采区的人员分布和车辆所在位置进行安全监控。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为人员和车辆的撤离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不仅如此,“E矿山”系统的生产日报、重点工程管理等功能还能使煤矿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生产经营信息。记者了解到,在使用“E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煤矿企业中,矿井安全平稳发展,各类隐患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很多生产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和自动化控制,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以济三煤矿为例,通过信息化应用,减少人员投入150人,工效提高了22%,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山东移动研发的“E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兖矿集团济三煤矿、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等167家矿业企业及涉危企业中成功应用,被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工程在中央企业中推广。此外,“E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还被评为山东省物联网应用重点示范工程,获得“中国城市信息化技术创新奖”。

  服务支柱产业

  综合性解决方案助力“数字油田”建设

  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其信息化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发展前景,并且影响到上下游其他产业发展。山东移动为中国石油胜利油田提供了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信息化改造升级油田生产和管理模式,让野外生产有了“千里眼”,远程监控采油信息,助力“数字油田”建设。

  传统的油田物探、钻井、录井、测井等工作流动性强,多在野外,野外施工队伍与公司总部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报话机和手机,不仅通信费用高,而且容易造成口误,效率低下;油田的采油、油气集输、供电、供水等行业区域跨度大,点多面广,环境恶劣,如设备出现故障或人为损坏,不能及时发现,易造成较大损失,采油信息的采集也存在障碍,事倍功半。

  针对石油行业特殊需求,山东移动为胜利油田定制了基于无线网络的集团客户数据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野外施工数据上报与信息查询系统和油田、油井注水远程监控系统等,使难题迎刃而解。借助野外施工数据上报与信息查询系统,野外技术人员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连接中国移动网络登入到企业内部数据库,查询数据资料,并实时将勘探、钻井数据回报总部,总部将数据分析后再回传给井队,为野外作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每日钻井生产动态、工作动态、钻井日报等钻井生产数据上报,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钻井生产的科学组织调度。

  此前,油田钻井队经常需要深入野外,几乎就是一个信息孤岛,而通过野外施工数据上报与信息查询系统,则实现最新钻井技术动态、最新生产信息的网络发布,野外的钻井队也可以通过无线上网查看这些信息,并与总公司、钻井公司和辅助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

  如果说野外施工数据上报与信息查询系统有效解决了油田信息传送与网络覆盖的问题,那么由胜利油田和山东移动联合打造的油田、油井注水远程监控系统,则将印象中满身油污的石油工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了解油井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油田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雷击、地震以及人为破坏等情况时有发生,怎样把采集到的信息送回中心控制室一直是个难题。以前油田尝试过采用微波、数传电台的方式采集数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高成本的投入和频繁的维护让采油单位不堪重负。引入了油田、油井注水远程监控系统之后,固定在机架上的传感器每隔两小时就会把各个机井工作压力、采油工作时电压、蒸汽温度等数据通过移动的无线网络系统传递到局域网上。

  “以前要十几个人好几天才能完成的测试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坐在机房里一两个小时就轻松搞定,哪里出了问题,一目了然。”一名过去常年奔波于野外油井的油田工人如是说。

  目前,油田、油井注水远程监控系统已在胜利油田安装并投入使用700个。通过工艺流程自动监控、设备运行预警保护、生产参数动态优化等配套应用,胜利油田的机采系统效率提高了6.6%,注水系统效率提高了13.7%,输油泵机组平均运效提高了12.1%,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石油石化行业进一步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温度自动控制 报表及时生成

  信息化让企业节能增效

  在产业发展中,总有一些关键环节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而移动信息化瞄准的恰恰就是这些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实现关键环节的自动化,大大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并且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和工作效率。

  “宏昌冷库,温度0.1℃,超过阙值0.0℃”,济宁市金乡宏昌果菜有限公司的冷库管理人员手机上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通过手机他可以随时检查冷库内的温控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及时将温度调整至规定的范围内。

  “自从上了这套冷库无线监控系统后,冷库内的温度、二氧化碳等指标得到了有效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公司领导和冷库管理人员立刻接到短信提醒。”宏昌果菜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宪福告诉记者。

  被赵主任夸赞的这个系统就是在“大蒜之乡”济宁金乡运行的我国首个物联网冷库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由金乡县与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联合建设。

  据了解,济宁金乡县年均种植大蒜50余万亩,是我国主要的大蒜、圆葱、蔬菜生产基地,有冷库800多家约4000间,冷库存储行业已具规模。由于蔬菜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往经常出现因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大量蔬菜损坏,也有人因二氧化碳超标伤亡的事故发生。冷库的温度控制成为制约冷库存储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移动通过全新的物联网信息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冷库温度控制问题,可通过传感器对冷库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综合指标进行监测,可自动实现制冷设备和排风系统的启动。同时,该系统可随时将库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数值等报警短信发送到业主手机上,有效实现无人值守、手机端24小时监控。据初步统计,使用物联网冷库自动监控系统可节约运营成本20%~30%,节电25%以上。

  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山东移动还推出了“企业移动营销管理系统”、“移动OA系统”、“移动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移动邮件服务系统”等针对性的信息化应用,使信息化切实融入到企业的办公、生产经营、售后服务等流程中,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农业机械的领军企业,其生产的产品价值较高,过去营销公司每天要求全国各地的业务员将销售情况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信息员的手机上,信息员每天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将销量情况通过人工整理形成报表上报给相关领导。由于销售点多又是人工统计,极大浪费了人力物力,还经常因为报表上报不及时给公司的生产和库存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山东移动与福田合作开发了移动进销存采集系统,现在分布在各地的业务员每天将所管销网点的进货量、销售量、库存量通过手机短信上传至总部,总部电脑接收数据后自动统计分析,在一天之内就可将全国各网点的进销存情况汇总,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 产品智能化 服务网络化

  “智能芯”提升制造业管理水平

  山东省是我国传统制造业大省。依托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化集成,山东移动助力制造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使产品“智能化”、服务“网络化”。

  总部位于济南的中国重汽是车载机械行业的代表企业,在这个行业内,库存盘点困难、经销商拖欠售款和物流过程中私运私活等问题长期存在,一度困扰企业的发展。

  “我们集团几千辆库存车遍及全国各地,都在外面放着,平均每辆车的底价达到25万元,总和能有近10亿元,清点起来绝非一件易事。”中国重汽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重汽集团全国现有分公司超过34家,在全国设有营销网点400多个,以前每次库存盘点都要派专人到各处进行清查,需要用三四个月才能将库存盘点完毕,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花费了很多时间,经销商销售款无法及时监控回收。

  为解决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山东移动和重汽联合研发了“一线通”无线码枪业务,只需用无线码枪一扫,就可瞬间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维修的所有信息及时录入、获取。分布在各地的网点每月只需在特定时间内将车辆上的条码通过手持机扫描并上传至总部的物流中心,总部电脑接收数据后自动统计分析并生成结果,短时间内就可将全国各分公司的库存情况汇总,有效监控了经销商销售和回款情况。

  为解决物流过程中私运私活的问题,山东移动与重汽合作开发安装了车载无线智能电脑,能够实时获取产品销售后车辆在运行状态下的各项参数,并可利用GPS模块合理制定产品运送路线。

  中国重汽销售经理鲍宏亮告诉记者,目前重汽已开通7000多部“一线通”终端,为8000多车辆安装了无线智能电脑。这样一来,企业可随时监控经销商销售情况,盘库时间由原来的几个月缩短至几秒钟,回款率由30%提高至98%,每年回款金额提升上亿元。同时有效预防了配送车辆未按指定路线行驶问题,每年可使物流配送成本降低40%,年库存成本节省上亿元。

  在烟台,年生产能力达到上万台挖掘机的斗山机械与山东移动密切合作,通过GPS定位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的高灵敏度定位和控制,不仅可实时了解车辆运行参数,还可以进行报警保护、系统服务功能、车辆状态、系统能耗管理等远程控制。

  今年,到日照海边坐船游玩的游客感觉更加安心了。近日,由山东移动日照分公司承建的日照市旅游船定位系统成功上线运行。该项目自2013年7月份开始启动,8月份进入试运行阶段,对辖区10~12客座旅游船、娱乐用帆船GPS定位终端进行了安装测试,目前已安装71艘船只,全部安装完毕后,纳入平台监控的船只数量将达到150艘。

  据介绍,旅游船GPS定位系统由实时定位、轨迹回放、报警功能等模块组成,可设置超速报警、区域报警、偏航报警等电子警察功能。该系统的安装使用丰富了海事安全监管手段,扩大了电子监控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搜救、事故调查、超速超航区等违法行为取证以及远程库区船监管,极大地提升了海事部门对辖区旅游船的安全监管能力,确保旅游高峰期海上安全形势的稳定。同时,旅游船公司亦可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旅游船具体位置动态,准确掌握公司船舶运营情况,有效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

  随着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体会到了信息化带来的效率和便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小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