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烟台立足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科学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立体海洋产业体系。
近日,在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正在为来自挪威的订单加班加点地忙碌。未来,一艘全球最大最先进,年产量达一万吨三文鱼的深水养殖工船,将从烟台起航前往欧洲。“我们现在为山东省的海洋牧场,已经建造了22座海洋牧场平台。同时,今年会建造十座以上的网箱。我们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跟挪威其他多家养殖公司接触,也在接触日本、韩国,以及西班牙、智利,都有多个深远海养殖网箱的建造意向。”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介绍说。
在深耕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烟台提出,要植入新技术、采用新模式、发展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开发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在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为我国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建造的风电塔筒正在加紧施工,下个月即将交付使用。依靠先进的焊接和建造技术,大金海洋重工已经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的海上风电市场。“工艺方面,首先我们在预处理上,我们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可以把预处理温度从原来的一百多度提高到二百度以上。再一个是焊接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双丝双弧焊接,焊接效率更快,焊接质量更高。”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罗国辉告诉记者。
滨海文化旅游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以全域视角,规划建设芝罘湾海上世界项目,建设集船、港、城、游、购、娱于一体的滨海商旅综合体;统筹做好养马岛、崆峒岛、芝罘岛、长岛等滨海旅游开发,打造仙境海岸文旅带。 “就是把烟台的滨海一线,包括城包括岸包括海包括岛,作为一个景区来推进。把我们整个沿海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一些民俗的资源,来进行一个整合,提升我们整个滨海旅游的水平和档次。”市旅发委主任张祖玲介绍说。(记者 崔海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逯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