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临沂拥有1万多条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10-24 16:06:00来源:齐鲁壹点作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省文化厅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最终确定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67人), 其中临沂13人上榜,他们分别是——

  兰山区王冢廷,《卧冰求鲤传说》;临沂刘莉莉、刘桂红,《柳琴戏》;沂南县尹作安,《弦子戏》;兰山区王永庆,《弦子戏》;兰山区高庆平,《三弦平调》;兰山区李付华,《黑虎查拳》;莒南县刘德军,《薛家窑泥陶烧制技艺》;临沭县杨进邦,《草柳编》;兰山区王艳俊,《琅琊剪纸》;河东区张明建,《彩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郯城县张乃苍,《挂门笺》;平邑县邢爱芝,《沂蒙挑花》。

  “黑虎查拳羲之传,生根发芽在鲁南。流传民间近百载,歌诀套路代代传。弹腿虎查各十路,刀枪剑戟都健全。十路埋伏看家技,入室弟子才能见。”黑虎查拳歌诀生动地描述了该武术的绝妙之处。上世纪初,沂南县大成庄人萧羲之创立了黑虎查拳。“周朝增、马宗德、刘汉亭是萧羲之老人较为得意的三个门生。”黑虎查拳传承人李付华说,现在黑虎查拳练习者如果向上推,大都是周朝增这一脉的门生。周朝增收徒传艺四十余年,亲授门徒多达数百人,其徒弟再传弟子多达万余人,遍及苏、鲁、豫、皖、京、津、沪等省市,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郯城县挂门笺始于明末,诞生于马头镇小马头村,马家开始制作,后来传到盛村,该村一郑姓艺人技艺高超,由于他制作的门笺式样精美,且又能给人们带来喜气盈门的吉兆,结果销路打开,村民们纷纷登门拜师学艺,但都被回绝。后来,万高册村姓张的一大户人家与郑家联姻,从而学得制作门笺的技艺,并在万高册村得到广泛发展。作为传承人的张乃苍说,马头门笺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由农村艺人创作,流传也在农村的艺术品,她和对联、年画一起构成了鲁南苏北春节期间民居的亮丽风景线。

  据悉,咱们临沂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鲁南五大调》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鲁南五大调》、《木旋玩具》、《苍山泥塑》、《沂蒙山小调》、《龙灯·扛阁》、《卧冰求鲤传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猴呱嗒鞭》、《蒙山传说》等。

  与此同时,自2006年始至今,通过对全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的系统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起源、发展、分布、和现状等状况,共收集线索 1万余条。对确属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临濒危消亡的项目,如《郯马五大调》等,采取了打拍摄录像资料、录音、搜集曲谱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自2006年起,在每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

  临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主要为本地方言、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传统音乐:主要为民歌、舞蹈音乐、曲艺音乐等;传统戏剧:主要为当地民间小戏剧种;传统美术:主要为绘画、泥陶、泥塑等;传统技艺:主要为酿酒、编织、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舞蹈:主要为生活习俗舞蹈和岁时节令舞蹈等;曲艺:主要为说书、唱曲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主要为传统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竞技等;传统医药:主要为膏药、推拿按摩等;民俗:主要为人生礼仪、消费习俗等。

  (齐鲁壹点记者 车少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婷婷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