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元瓷器进国宴出国门 树民族文化品牌形象

2017-08-18 10:20: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图:“中华龙”国宴用瓷,彩色斑斓、雍容华贵,涵盖了龙的文化和陶瓷文化,彰显了古代皇家气派
图:硅元公司招募20多位科班出身彩绘师,以工笔绘制陶瓷工艺品

   大众网淄博8月16日讯(记者 王露 逯禹涵)在英文中,“China”可译为“中国”,也能翻译成“陶瓷”,足可见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国际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陶瓷发源地,淄博陶瓷历史悠远,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一批有作为的优秀企业。其中,硅元公司通过其材质、工艺、设计、技术等多方面的不断创新发展,以瓷器为载体积极传播民族文化,成功晋级“国瓷”。8月15日,“创新发展看鲁企 集聚山东新动能”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北方瓷都”淄博,实地参观素有“国瓷”美誉的硅元瓷器,探究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创新发展和品牌建设之路。
   另辟蹊径 坚持研发独创高石英瓷
   高石英瓷,顾名思义,即以石英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陶瓷,以实用度高、耐热度高的特点闻名。在硅元陶瓷,大众网记者实地参观了这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日用细瓷新瓷种,不愧“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的美誉;轻轻弹指一击,声音如磬,回声绕耳,令人惊叹。据硅元陶瓷副总经理孙宁介绍,石英由于本身矿物特性,含量愈高,釉面愈晶莹剔透,愈有质感,但高石英瓷的热稳定性极难控制,石英含量一高,烧制过程中就容易炸瓷,所以在提出用高石英做日用细瓷之初,这一决策曾被当时国内外的权威专家一致否定。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科学地控制石英粒度、合理地匹配坯釉等方式,硅元公司打破了高石英做细瓷的瓶颈不仅,使高石英瓷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大大超过了传统细瓷的水平。
   提及瓷器易因受热导致炸裂的问题,孙宁向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早期,受米线高汤一遇瓷碗就变凉的影响,老百姓吃米线大多使用砂锅或塑料碗。应相关部门要求,硅元公司以让服务员端着米线走100米仍保持高汤沸腾为基准,以技术创新质量,通过多次试验调整,成功研发出了高石英瓷米线碗,确保瓷碗不会因受热炸裂。
   “中华龙”走进国宴迈出国门
   作为硅元公司引以为傲的作品,硅元公司在建国50周年之际推出的国宴用瓷“中华龙”可谓最华丽、最尊贵、最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高端陶瓷代表。
   据大众网记者查阅资料得知,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钓鱼台国宾馆也正值建馆40周年,决定在养源斋重新开发宫廷宴系列国宴,接待外国来访的政要。通过竞标,硅元瓷器获得了开发宫廷宴用瓷的重任。通过骨干科技人员的日夜奋战,一组华丽祥瑞、颇具宫廷气派的“中华龙”国宴用瓷首批产品“养源盅”诞生。
   该产品进入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宴特供瓷之后,又先后进入全国政协等国家机关以及中国驻外领使馆等。“中华龙”将民族文化做到瓷器上,极具代表性。据孙宁介绍,部分产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此举使得中华民族文化以瓷器为载体传播到世界各地,成功树立了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形象。
   立足新旧动能转换 竭力打破瓶颈
   虽取得了诸多骄人的业绩,但在坚持不断发展创新、将旧传统工艺逐步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硅元公司仍旧任重道远。孙宁表示,目前,陶瓷行业的人力成本高,如高端定制的个性工艺品几乎必须要掌握熟练技术的专业人才方能完成,以机器代人的难度较大。此外,因夏季高温、生产一线温度高、条件艰苦等因素,陶瓷行业招纳人才相对困难,这些都是行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瓶颈。面对这一现状,孙宁表示将通过自评初、高级技师等方式不断吸纳、培育人才,立足科技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理念,不断研发试验,尽力压缩各项成本,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突破创新,站稳脚跟,进而取得长足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婷婷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