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的感动密码

2018-12-18 09:22: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编者按 12月16日,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正式发布,让人们重温齐鲁大地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望历史,鉴往知来。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挖掘展示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中积淀的精神养分,解读“感动密码”,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标先进、奋勇争先,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走边关,上海岛,下基层。她有2000多个“兵儿子”,她300多次走访部队,送去6万多双鞋垫、600多吨水饺,行程超过17万公里,累计捐款捐物达1000多万元……这一连串堪称“奇迹”的数字,由“沂蒙新红嫂”、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朱呈镕创造。

  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革命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沂蒙红嫂”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沂蒙新红嫂”涌现出来,她们发扬传统,开展拥军活动,谱写出新时期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新篇。

  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红色血脉,也是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共同的精神底色。“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本质和内涵,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同心同向、血肉相连的关系,回答了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一时代命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齐鲁大地上,沂蒙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化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开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沂蒙精神中,革命理想始终是支柱和灵魂。

  没有手,却把山村装点得花果飘香;没有脚,却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幸福路。在沂源县张家泉村,从战场上浴血归来的朱彦夫,用残缺的身体担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用无手的双臂拉着乡亲的手,劈山修田,棚沟造地。25年后,他又捧出饱蘸激情的生命之作《极限人生》《男儿无悔》,用“极限人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最多时曾达13341人,目前健在的还有519人——红色热土莒县,多年来存在着一个数量庞大、默默无闻的群体“农村建国前老党员”。他们始终坚持党员标准和党性追求,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不向组织伸手,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遗余力搞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不忘初心、积极发挥余热。 在沂蒙精神中,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交汇交融、浑然一体。

  从聊城到西藏,从海右到高原,孔繁森用两次进藏、扎根藏区、致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行动,书写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领导干部的忠诚担当。1992年,他到“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实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7.5%,自己却在考察工作时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将一个村集体负债380多万元的贫穷落后村,发展成为全村各业总产值26亿元、

  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头羊”。

  沂蒙精神蕴含创新创造的因子,刻印着山东人自古就有的敢闯新路的传统。

  1976年,刘运库被选为兖州市王因镇沙河村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他大胆尝试,探索村级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村里建立“村民议政委员会”,集体事务、大事难事,都拿到议事会上讨论, 决策过程透明,村民拥护。

  曾任莱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周明金,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组织、民主政治、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配套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总结形成的莱西村级组织建设经验雏形,被发展提升为“莱西经验”,1990年由中组部向全国推广。

  “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王乐义,1978年上任之初,就大胆调整村里的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发展果园,被省农业厅评为果树样板园。1989年,三元朱村研制成功冬暖式蔬菜大棚,亩产效益高达3万多元,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蔬菜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党要实现坚强有力的领导,关键在于自身过硬。

  王伯祥担任寿光县委副书记、书记8年,全力扶持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发展蔬菜批发市场,突破寿北,让荒滩变粮仓,而自己却一直住在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平房里。1991年卸任搬家时,全部家当只装了一辆小卡车,让前来送行的干部群众感动不已。

  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典型代表赵志全,用27年时间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发展成净资产近百亿元的大型制药集团。他拟定的继任者都是共事多年的老部下,惟独没有妻女。威海市塔山社区殷树山、刘彩凤夫妇,生前收入稳定却一直粗茶淡饭,累计捐资捐物总数达百万余元……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思想品质、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优良党风凝聚起党心民心。在这片土地上,沂蒙红嫂、沂蒙新红嫂、爱国拥军先进模范层出不穷,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上世纪80年代,梁山县普通农民韩素云鼓励刚和自己定亲的倪效武参军,而她毅然承担起照顾倪效武家祖孙三代9口人的责任;她爱国拥军的模范事迹,在全国广为传扬。沂南县蒲汪镇李家庄村李秀莲放弃保送学习机会,嫁给家庭困难、在部队服役的范遵训,多年后又把小儿子送到西藏边防部队服役;如今她担任沂蒙红嫂协会名誉会长,继续拥军优属。“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担任省党性教育基地沂南教学点义务宣讲员,8年来为全国观众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0多场,80万人次听课。

  一代代齐鲁儿女,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时,始终牢记党的光辉历史,自觉践行初心使命,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一沂蒙精神的特质,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元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用立法之“定”来适应改革之“变”

    1.jpg

    乔晓阳总结出了改革开放40年来立法工作当中的一条主线——用特点是“定”的立法来适应特点是“变”的改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梳理,改革领域涉及现行法律139件,需要制定修改和废止的立法项目就有76件。[详细]

    12-18 08-12法制日报
  • 风雨无阻,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这一年,经济脉动依然强劲:短短1分钟里,就有约7件专利递交申请、约4166位旅客乘高铁出行、约9.4万件快递被寄出签收、约5.1亿元完成移动支付。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面向复兴之路上的光明前景,中国经济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创造新的奇迹,续写新的辉...[详细]

    12-18 08-12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中泰携手促进湄公河流域旅游开发

    12月17日,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泰国清盛市政府、泰国新清盛公司(NEW CHIANGSAEN GROUP CO.,LTD)签订清盛港合作协议,携手促进湄公河流域旅游开发。[详细]

    12-18 08-12人民网-国际频道
  • 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开幕

    12月17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在四川宜宾开幕。此次展会邀请和组织了国内外185家企业参展,分设白酒、红酒、洋酒、啤酒、酒具、智能终端、美食、茶叶、名优特产等9大特色展区,旨在将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打造成为世界酒文化展示、交流、共...[详细]

    12-18 08-12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