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胜楠
济西站
董大海在“驼峰”上专心工作
被称为“铁蘑菇”的减速顶分布排列在轨道两旁,可为溜放车辆进行减速
济西站调度指挥中心内,“小四班”成员正在认真进行调车作业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4月23日讯(记者 逯禹涵)济西站坐落于泉城济南西侧,北揽黄河,南瞻岱岳,始建于1982年,位于京沪、胶济和邯济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担负着山东铁路运输45%的集结、解体、编组作业,是全国十大路网性特等编组站之一。
这里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全国最先进的货车分拣中心。在4月22日开启的“发现最美铁路·感受齐鲁文化”活动中,记者来到济西站进行了实地走访,见到了美丽的济西人,聆听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
有魅力的“大海”
济西站是山东省最大铁路枢纽,俯瞰济西站全景,只见一条条股道纵横交错,外形如同一艘陆地航母,极为壮观。调车机在编组站来回穿行,一辆辆没有火车头的车厢经过“驼峰”后自动溜放,顺利完成一次次集结编组。
所谓“驼峰”,其实是铁路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因为犹如骆驼峰背形状,故而得名“驼峰”。“驼峰”的作用,就是利用车辆重力和“驼峰”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
在“驼峰”上,记者见到了赫赫有名却又分外朴素的董大海。作为济西站上行车间乙班的一名普通党员,董大海在提钩室从事连结员的工作,白班夜班四班倒,白班要11个小时,夜班更是长达13个小时,这十几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让人身心疲惫,但是董大海不仅每天坚持高标准的完成工作,每个班还自觉早来1个小时,白班7点,夜班6点就到单位打扫卫生、烧水、方位灯充电,任劳任怨。
由于济西编组站的高作业量和高标准的要求,日行两万步成为了济西人的标配,董大海每天要在场区行走十几公里,从入路到现在,光胶皮鞋就穿破了一百六十多双,没有一次违规作业,成为了济西人中有口皆碑的好员工。
记者了解到,济西站占地约3平方公里,站内股道151条,道岔540组,总延长178公里,两座自动化驼峰、配备8台调车机,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拥有设备最全最多的编组站。近年来,随着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公转铁”重要举措实施,铁路货物运输增量明显,济西站日均办理车辆达17000辆,单日最高办理车辆达22125辆,平均不到三分钟一列,每天解编接发的车辆可以从济南排到青岛。2018年全年办理616.1万辆,如果把全年办理的车辆连在一起有9万多公里长,相当于绕地球两圈还多。
“踩蘑菇”的老工长
再顶尖的编组站也少不了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十分有作用的小设备。减速顶,作为编组场内众多调速设备的一种,并不起眼,它分布排列在轨道两旁,为溜放车辆进行减速,减速顶形状如同“杏鲍菇”,被称作“铁蘑菇”,虽说不是科技含量多复杂的设备,但这小小减速顶们却对于调车作业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保证着溜放车辆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
裴宝喜,济西站减速顶班长,今年已经57岁了,从事减速顶维修工作30年,周围的人都亲切的称呼他“踩蘑菇”的老工长。对于每天都要打交道的“铁蘑菇”,老裴有着很深的感情。
在方圆3平方公里的编组站里,安装了10896台减速顶,裴宝喜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减速顶进行检修,来确保减速顶能够正常使用,以前判断这个顶,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主要的方法是用脚踩,一个顶踩下去,阻力很大,有点费劲,是正常使用的,如果踩下去很容易,油气明显的不足,那就是有问题的。济西编组场有60条股道,安装了10896台减速顶,每天一遍遍的脚踩检查,对体力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一天下来两条腿跟灌了铅一样,一个月踩坏鞋就两三双。
如今,裴工长有了新伙伴——全自动减速顶工况检测车,相当于“踩蘑菇的机器人”。减速顶检测技术先进了,裴工长和工友们的检测效率比过去提高了好几倍,全自动减速顶工况检测车逐步成为主力,脚踩检查成了辅助手段。
聚精会神的“小四班”
4月22日,记者在济西站调度指挥中心参观时,被此处的景象深深震撼。调度大厅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编组站内每一趟货物列车编组作业状态清晰可见,“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彻底结束了30多年,车站调度人员‘一张大表、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块橡皮’的手工绘制作业图表的历史。”
据济西站车间副主任黄兴亮介绍,调度指挥中心采用的是全国先进的编组站综合集成信息化系统,是全站运输组织的大脑,其功能像车站的CPU,车站所有作业信息都汇总到这里,同时所有生产指令都由这里发出,它不间断监控和指挥着列车的整个作业过程。
“我们这里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最先进的货车分拣中心,也是得益于‘智能车站’的建设。”黄兴亮称,货车不同于客车,运输中需要二次甚至多次编组,济西站在铁路系统中的作用就类似于快递公司的分拣中心,将一列货车原有的编组解开、按照开行方向重新组合,再发出。近年来,济西站大力推进“智能车站”建设,全路率先采用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局站一体化信息系统,使车站调度、驼峰控制、调机控制等分系统综合集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融共享,车站编组整体效率大大提高,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时间由原来的平均40分钟变为点点鼠标即可完成。
“听起来轻松,但‘点点鼠标’的工作非常辛苦。”经黄兴亮介绍,记者得知,在调动中心第一排工位处工作的车站值班员被成为“小四班”,他们从早8点至晚19点不间断值班,休息至次日2点半继续上岗,直至早8点;当日晚19点后继续工作至凌晨两点半后,可休息两日。但在值班期间,值班员必须聚精会神,确保每一班车次调度无误,工作量巨大且压力极重。黄兴亮说,“他们是最美的铁路人,是我们所有济西人学习的榜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胜楠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取得阶段性进展,一些地区耕地污染加重...[详细]
4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医师队伍管理情况和执业医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马晓伟说,我国医师数量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医师...[详细]
“一带一路”新起点,共同发展开新篇4月的北京,和风熙日,繁花似锦。这是继2017年5月首届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后的又一场国际盛会,37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将来华共襄盛举,共同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新篇[详细]
万象农冰村小学的学生们在教学楼前作出“比心”手势,感谢中国的帮助。” 2012年2月,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论证,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决定援建农冰村小学,修建总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的新校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