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记者 闫振虎 通讯员 王保明)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经信委等单位联合组织的“企业建设”采访团走进威高集团,对威高的企业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采访。
“在威高发展过程中的危难时刻,如果没有员工坚定地与企业站在一起,就没有威高现在的发展势头,就没有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威高。”11月10日,威高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威高不断冲击医疗器械研发和创新的高地,在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打破国外垄断,为国家节省医疗费用高达2000亿元左右,最大的支持来自威高那些坚定的追随者。
生死攸关 职工不离不弃
2001年,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临近春节的时刻,威高扩建厂房开始投产,但是一场大火让投产的厂房设备和职工宿舍毁于一旦,损失8000多万元,对于刚经历过波折重新恢复元气的威高来说,无异于毁灭性打击。
当时起火是电缆设施出现问题,从2001年的1月16日烧到18日才基本控制住,农历时节正是腊月末,集团前一天刚给员工发了奖金和末月工资,就在大家心情兴奋地在车间站好最后一班岗准备回家过春节的时候,大火烧起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集团很多领导当时就坐不住了,马上跑到新建厂房去,但是挽救措施也制止不了无情的大火,看着车间旁边烧毁的物资和零星的火花,大家心里异常沉重,车间周围许多员工都站在路边无助地等待着,有的员工在收拾残骸、有的路边痛哭,但没有一名员工在火场慌乱奔跑收拾东西逃离。在检查员工宿舍时,看到了散落在尘埃中的残缺钱包,很多钱包里残存着现金,多数在数千元但是没有零钞,大家知道,这是员工存起来准备回家过年的钱。
第二天,集团开始统计职工火灾中烧毁的物资和现金,但是没有一名员工上报。当公司按照每名员工1000元现金装进信封拿到现场要发给员工时,没有一名员工上前领取。一名老员工满含热泪说,我们不要钱,这些钱拿去重建厂房吧,有了工作机会才是对我们最长久的帮助。
其实,在这次火灾之前,威高经历过两次的难关,在1994年和1998年,威高两次遭遇经济萧条和危机,资金几近断残裂,但都坚强地挺过来了。这次火灾之殇能否安然度过,对威高人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考验。
“寒窑”4个月 威高再崛起
这场大火虽然导致威高新建的生产车间彻底毁坏,有那么多员工在坚守东山再起的阵地,这让威高绝地重生实现“民心所向”。
在外地,集团租赁了一家乡镇企业的小生产线,距离威海有数百公里。原先的员工陆续赶到临时生产车间开始复工,因为没有宿舍,员工只能在附近的砖瓦厂借用场地住宿。砖场压制好的黄泥砖坯晾晒在简易草棚里,员工们在这里安了家,当时正是春节后的春寒料峭,四壁透风的工棚里,三四个人挤一个被窝,透风的墙壁和窟窿被职工用破布和杂草堵上,半夜起来,脸盆里的水冻成冰疙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员工们坚持了四个月时间,他们不怕严寒,因为他们心中有对威高的希望。
租用车间生产的4个月,威高的产品没有中断销售,虽然生产量低,但是销售人员每天拿着做好的几十件产品或坐客车、或火车甚至骑自行车送到客户手中,耐心和客户讲述企业遇到的困难。
4个月后正是气温回暖,万物复苏的季节,威高被大火烧毁的厂房建好了。这些厂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很多,有和威高相交甚好的故交拿来的一辈子积蓄,有好友把儿子结婚的钱如数支援,更有客户和经商人士支援的资金。
正是在危难时刻留下来的这部分员工,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延续了下来,至今这种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
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未来
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企业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威高的发展在经历波折之后迎来了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期,目前,威高有500多种、8万多个规格的产品,其中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占到80%以上,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在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威高集团更加重视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次,集团一位负责人中午到食堂吃饭,看到一位弱小的女职工拿了两倍于男职工的饭菜,提出心中疑惑之后,女职工说,中午饭是免费的,所以多吃点,省着早晨和晚上的钱寄给家里的父母治病。在看着女职工将饭菜吃完之后,这位负责人心里触动很大,他想,每位职工的家庭都有不同的情况,为了给家里多寄点钱,弱小的女职工坚强到一天只吃一顿饭,这种对家庭的爱正是企业凝聚力所需要的。
回到办公室后,集团相关负责人立刻召开会议,研究针对职工的生活福利问题,最终,大家形成一致意见,所有上班职工的三餐全部免费。根据统计,目前威高每天上班员工在2万人左右,按照一人每天25元的标准,企业一天支出职工餐费50万元。在威高集团有个普遍的认识,关爱职工就是关爱企业的未来,他们生活好了,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安心为企业发展出力。
基于这样一种悲悯之心,威高集团在照顾职工生活上费尽了心思。企业自建了公寓楼给职工居住,原先到了婚嫁年龄就要回家结婚的女职工这下有了福音,一大批的职工由原来的“候鸟”变成了“留鸟”。
对于从企业创始就一直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威高集团按照年限和贡献分别评选了金牌员工、银牌员工等,根据等级享受一定的福利。
借力科技研发彰显社会责任
国外进口的心脏支架价格4万元,2006年进口价格降到了26000元左右。目前国外产品价格在14000元以上,威高集团生产的仅为8000元左右。
心脏支架只是威高集团自主创新的成果之一,始建于1988年的民营企业,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一项项成果领行业之先,“威高创造”惠及广大老百姓也成为很多威海人的骄傲。
比如威高集团研发的威聚砜膜透析器,打破了国外垄断,价格比国外降低了30%以上,成为卫生部批准的首家建立血液净化透析中心的企业;化学发光分析仪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各项技术性能经改进提升后,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留置针、可降解缝合线、TPE输液器、人工种植牙、人工肺、人工肝、试管婴儿器械、化学发光分析仪、电动病床、手术无影床、免疫吸附柱、生物诊断试剂、手术机器人、彩超、DRX光机等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降低了国家医疗开支,惠及了百姓……
在我国,平均每年1万人中就会新增1例肾病患者。以往,国内患者使用透析器绝大多数依赖进口,透析费用一年高达十几万元。而“聚砜膜”透析器产品经山东省科技厅鉴定,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血液透析器自主品牌产品,价格却比国外同类产品低30%左右。
新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如何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这个“实惠”?对此,威高集团坚持把科研成果转化规模化。2011年7月,威高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了,随后,文登、荣成血液净化中心陆续成立,所有用于血液净化的产品均由威高血液净化制品公司专业生产,提升了产品生产的专业性和规模化。
未来,威高集团将重点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研发创新高新技术的医疗器械,以降低百姓使用医疗器械的成本为切入点,降低百姓健康支出成本,更大程度延长寿命。
初审编辑:王露
责任编辑: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