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质监局组织召开纪念第44届“世界标准日”座谈会

2013年10月16日 09:47作者:来源:大众网

10月14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济南组织召开了纪念第44届“世界标准日”座谈会。几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在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

  

  纪念第44届“世界标准日”座谈会现场 

  大众网讯 10月14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济南组织召开了纪念第44届“世界标准日”座谈会。

  省局张宁波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标准化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社会对标准化无论是从高度、还是广度和深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国际标准助推积极改变”总结的一样,标准要为各相关领域带来改变和变革,标准化工作本身也需要新的改变和提升。张宁波局长提出标准化工作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标准的制定工作要从“基础性”向“引领性”转变。以往标准化更多关注基础性工作领域,围绕满足、适应质量的基本约束。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标准化工作在保障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要向引领和提升整个社会经济质量更高的水平发展方面转变。要大力推进全省经济“转调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要靠技术、靠标准。通过制定标准设定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以此达到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品质量、社会管理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一个要求。打造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升级版。二是标准化应从“产品或产业领域”向“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转变。多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三个产业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这其中,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宽泛,更多的领域需要标准,因此标准化工作的触角应向更广泛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延伸,我们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都需要标准来规范和提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制定和标准化过程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三是标准化应从“个体性”向“社会性”转变。加大标准从“个性化”向“社会化”转变的目的是实现由“标准”到“标准化”转变的关键。单一标准的优势技术形成标准对提升自身竞争力起到作用,标准化主管部门帮助其形成国际或国家标准,推广这些标准化工作经验,目的是让标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标准化的过程就是新技术推广的过程、新技术应用的过程。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的过程就是行业典型普及化、推广的过程,由点到面的过程。像济南阳光大姐公司、济南12345为民服务热线、昌邑环卫局发展的历程说明了标准由“个性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成功案例。

  几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在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截至2013年9月底,我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7项、国家标准2446项、地方标准2405项。落户山东的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3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7个;省级标准化专业机构43个。这其中,反映一个地区标准化工作水平的“国际标准” 制定数量、 国家级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数量、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的数量,我省较三年前分别增加了28个、453个、7个,特别是在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继去年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昌林集团主导制定的3项国际标准批准发布后,今年又有海尔集团、济南昊月吸水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质检院等单位提出的5项国际标准提案得到立项,国家标准委对此高度肯定,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我省建立国际标准合作工作机制,指导我省更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省局王光辉副巡视员出席会议。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参加会议并座谈交流;济南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昌邑市环卫局、济南阳光大姐、济南昊月吸水材料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结合标准化工作的实践,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小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