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住“三软”锁定利润

2014-11-20 11:25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自2013年,龙矿集团在梁家煤矿开展了锚索支护的探索,在保障井下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支护投入3000多万元。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给与了这样的评价:“龙矿在‘三软’地层支护研究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节约了大量资金。

  “找准降本增效的着力点,是龙矿扭亏解困的突破口。抓住以锚索、注浆锚索为主的新型支护改革这个‘牛鼻子’,就能切实把成本降下来。”11月7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若祥对记者说。

  受惯性思维影响,很多人认为支设U型棚才是“三软”地区的“钢铁长城”,才是最保险的,锚索支护更适合硬岩岩层,并列举曾经失败的案例来证明锚索支护不适用龙矿这样的“三软”地区。“支护改革最难的是观念难改。关键时刻,要推一把。”张若祥介绍。于是,从抓观念转变开始,龙矿集团开始了支护改革破冰之旅。

  自2013年,龙矿集团在梁家煤矿开展了锚索支护的探索,在保障井下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支护投入3000多万元。以此为突破口,龙矿商品煤吨煤成本大幅下降,今年前9个月,吨煤成本比山东能源集团综合平均成本低133元/吨。

  新常态下需要新思维

  “新常态”需要新思维。面对种种质疑与观望,龙矿集团坚定信心,强力推进支护改革,用事实说话。为此,一年来,张若祥召集梁家、北皂两矿矿长、总工程师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明确提出,龙矿支护改革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并列入年度考核,把着力点统一到以支护改革为核心的科技降本上。并强调,“在这方面,我们允许失误,但决不允许出事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支护参数,尊重操作层的意见,稳妥有效地推进支护改革。”在此期间,他多次深入现场,与支改小组组织技术骨干和现场操作工一起研究、探讨、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对支护改革所需要购进的设备、工具、监测仪器,均给予全力支持,特事特批,特批特办。

  然而,支护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建矿22年来,梁家煤矿一直采用U型棚支护,员工们总感觉头顶上有架钢棚支着才保险、放心。梁家煤矿曾于2005年、2006年两度尝试过锚索支护都因效果不理想被搁置。”梁家煤矿矿长王德超介绍。

  但是,在煤矿危机倒逼形势下,“技术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技术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成为梁家煤矿所认同的理念。为了把支护改革抓出实效,梁家煤矿把支护改革作为“矿长工程”。

  梁家煤矿副总工程师丁国利说,“自去年7月开始,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在4606工作面推进以锚索应用代替U型钢棚使用的支护改革试验项目。我们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了50多组的支护改革试验,还自主探索实施了锚索支护等其他新的支护形式。经过一个多月的设点观测,发现效果很好,现场巷道状态良好,延米成本由7000-10000元降低到4100—3800元,更重要的是,杜绝了二次返修,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记者在梁家煤矿1105运输巷的工作面见到了锚索支护的施工现场,据了解,一个13个人的小组在8小时内就能完成70根锚索的施工,掘进速度较之前采用U型棚支护时的每月140米左右提高到现在的每月180米。1105运输巷综掘队头长叶战军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抵触,可是几个月后,我们熟悉了操作工艺,工作效率提高了,而且最主要的不用抬一件几百斤的U型钢棚了。采用锚索支护工人能少出力,矿上能少投入,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

  好效果需要科学管理

  在施工现场,综掘队主管技术员慕鹏飞向记者介绍,“支护改革初,我每天都来施工段测定巷道两帮上每隔10米一个的测点的位移的数据。”连续一个多月利用红外多点位移计、顶板离层仪监测的数据显示,底顶移近量、两帮移近量比以前减少了40%-60%,效果非常明显。“这种严谨的数据例证,不仅说服了工人,也鞭策我们更加严格地施工、管理、监测。”慕鹏飞说。  

  再好的支护形式,再新的支护材料,如果施工时忽视质量,支护效果将大打折扣、难以保证。“支护改革实验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与山东大学4名博士生在施工现场24小时轮班盯靠,带领员工按标准施工。遇到困难与难题时,支护改革小组的技术骨干和现场操作员工一起研究、探讨,逐个解决推进中的问题。”掘进科科长姜作华说。支护改革推广开后,梁家煤矿提出了“技术先导,管理跟进,装备与培训并重”和“由表及里,由内到外,内外并重,始终如一”的质量要求,努力提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现场施工中,支护改革小组技术人员与作业员工同下同上,严把当班工程质量关,对每班打设的锚索、锚杆进行专人验收,必须一次达到要求。并且必须每天做好施工日志记录,每周一总结,不断改进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给与了这样的评价:“龙矿在‘三软’地层支护研究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节约了大量资金。要继续延续这一良好势头,大力推广锚索、注浆锚索、注浆锚杆、锚网于一体的联合支护新模式。”

  改革创新深入人心

  “在支护改革实验的时候,有一次,注浆泵的一个易损件坏了,从厂家发货耽误时间,整个支护改革就要暂停,大家急得团团转。综掘队工人张忠义,硬是通过钻研、琢磨,把设备修好了。还有我们80后技术员邹升,反复实验,自主研制成了锚杆注浆用的三通,有效地防止了浆体回流堵管,提高了施工进度。”提及支护改革中的自主发明创造,丁国利随口便举出了两个例子。

  据了解,支护改革的成功,不仅扭转了固有的支护理念,也带动了员工转变理念,多向技术要效益,使龙矿掀起了一股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的风潮。在依靠技术人员创新创效的同时,龙矿还想方设法挖掘员工群众中蕴藏的大智慧,鼓励全员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全矿员工改革创新热情高涨,涌现出了大量有效实用的小改小革成果。

  梁家煤矿的“创新工作室”就为矿井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创新工作室人员每月统计各区队的小发明、小革新等创新成果,每季度由矿上总工程师与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以对创新成果根据技术含量及效益情况进行评比,评出奖项给予奖励。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员共同参与发明创造、节能降耗和技术创新。创新项目经过考评,分基层单位、专业、全矿三类进行推广使用。

  “现在,当现场工作中遇有困难时干部员工都会主动提合理化建议,尽己所能攻关克难。”创新工作室主任李广勇介绍。2013年,全矿完成群众性小改小革176项,先后实施了25个攻关项目,直接创效2677万元。

  北皂煤矿自动化控制中心副主任姜建发明的“海域防水闸门远程控制系统”, 实现了远程和就地模式下防水闸门的快速关闭和开启,同时具备停电状态下实现防水闸门的操控功能,克服了传统操作的限制, 既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又有效保证了矿井的生产安全。郓城煤矿项目管理处张朔研发的新型锚索托盘,投入应用后,不仅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使矿井早日投产,而且使安全得到了保证。并年节约支护成本260万元。大恒煤业公司技术员杜文加自主对液压支架远距离供液系统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变电列车外移时造成的困难,缩短了外移时间,提高了供电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事故率。

  “一年多来,龙矿集团在支护改革上取得了成功,作为试点单位,梁家煤矿实实在在尝到了支护改革的甜头。”张若祥总结道。展望未来,张若祥说,“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引入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不断解放思想,变不可能为可能,变不行为行,以创新加快升级转型。”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小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