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模式”输出“中国标准” 厄瓜多尔分公司成兖矿国际化发展新样本

2019-01-02 15:1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12月12日,兖矿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厄瓜多尔钦博拉索(ESPOCH)理工大学在北京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厄瓜多尔钦博拉索(ESPOCH)高等理工大学联合创办“兖矿学院”,为兖矿集团在厄瓜多尔的发展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撑。

  中厄双方成立“兖矿学院”,背后有兖矿技术、兖矿模式和兖矿力量的支撑,尤以张鑫团队为代表的兖矿厄瓜多尔分公司见证了兖矿的付出。

  兖矿技术非一日之“功”

  张鑫团队进入厄瓜多尔纯属偶然。

  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获取煤和钾肥后,2016年,兖矿集团开始布局南美市场。年初,张鑫所在的兖矿东华建设公司了解到厄瓜多尔开始转让矿权并得知秘鲁水资源匮乏,遂安排张鑫团队去瓜多尔调研矿权并去秘鲁勘探找水。

  张鑫受此重用,非一日之“功”。他是中国矿大研究生,还未毕业就准备保送波兰留学读博,但他毅然选择到兖矿工作。他专注于矿井地下水灾害防治研究,组织参加过多项矿井物探项目,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博士张辉曾参与国家973计划实施,专注于三维地震解释及井间地震研究,曾就职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编外”博士刘朋是高级程序员,曾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岳建华教授,毕业后曾在华为公司工作四年,担任部门经理,专注于矿井物探研究、物探软件开放与运用,因为与张鑫同窗好友“志趣相投”,甘愿以“临时工”身份参与物探所科研与开发。

  从2008年来到兖矿,他们凭借精湛的理论与艰苦的实践探索,先后发明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科技含金量高的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技术水平跨入国内矿井物探领域先进行列。其中三维地震精细化解释软件、RVSP技术,能够精细解释5米以下断层,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依靠在矿井电法、地面探水、并下小构造预测等优勢技术,成功开辟了国内物探技术应用市场,覆盖内蒙、陕西、山西、黑龙江、贵州、云南、新疆等产煤大省,并先后与淄矿集团、肥矿集团、山西运销集团等多家煤炭集团签订了长期服务协议。

  正是基于在物探领域的优异表现,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及省内外多家矿业集团墓名前来洽谈合作,共同搭建起物探所(实习)培训共享平台,一条“产学研”转型发展之路日趋清晰。

  “厄瓜多尔和秘鲁在哪里?我们只是在影视剧中看到过。”儒雅俊朗的张鑫笑着说,“我只知道南美足球很厉害,还知道那里是热带国家。”

  2016年3月,张鑫和张辉只办了一个月的签证,就来到了厄瓜多尔。他们看到一份厄瓜多尔的矿权转让资料,多年的职业敏感,使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份资料潜在的商业价值。他们暂时放下秘鲁的水资源勘探,去厄瓜多尔现场调研,形成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并汇报兖矿集团。

  8月,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到南美考察,一眼就相中这里。“在发达国家里,我们各方面优势不突出,能展现优势的反而是曾经辉煌而今陷入经济停滞期的南美、南亚等地区。”他说,“如果在南美挣不到钱,就不要去别的地方了。”他提出把南美建成兖矿战略新区的构想。

  张鑫团队随即进驻厄瓜多尔,2018年8月成立分公司。

  兖矿技术形成兖矿模式

  厄瓜多尔地处安第斯山脉,首都基多海拔2780米,是世界第二高的首都。国土面积被赤道分为两部分,又称“赤道之国”。这里人烟稀少,经济封闭,人们对于文化和宗教非常热爱,对理工科却少有问津。

  以张鑫为首的前期考察团队一刻也没停歇,马不停蹄开始了考察和调研。他们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和深山密林的艰难跋涉,锁定特里姆贝拉和艾尔多伦埃杜两个目标区块,精准踏勘。

  经过国内地质、采矿、勘探、环保、经济等专家组反复论证、对比筛选、实地考察,2017年4月,《厄瓜多尔矿业绿地区块风险勘探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审查,正式通过立项。

  要获得理想的目标区块,还面临着来自澳大利亚汉克公司和FMG公司的激烈竞争。澳大利亚和厄瓜多尔是传统的友好国家,况且他们投资额度也大。如何击败他们?

  张鑫团队经过慎重分析认为,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澳大利亚,传统做法是只拿矿产而不输出技术,厄瓜多尔即将实施资源普查,而缺乏需必要的勘探技术,兖矿集团不仅技术优先而且可以输出技术为其服务。团队拥有国内领先的十套金属矿物探施工工艺及自主研发的十余套软件,恰恰是才成立国家矿业部的厄瓜多尔所急需。

  一个“技术换矿权”方案凭空而出:兖矿集团不仅投资厄瓜多尔矿产勘探,还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兖矿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和厄瓜多尔在钦博拉索大学成立兖矿学院,学生可以到中国矿业大学进修,也可以到厄瓜多尔分公司实习就业。

  “技术换矿权”方案赢得厄瓜多尔高层高度认可,兖矿以技术服务输出赢得绿地区块风勘项目合作协议谈判权,并击败澳大利亚两个强劲对手。2017年5月17日,厄瓜多尔政府将约220平方公里绿地区块100%的矿权授予兖矿集团。这是厄瓜多尔第一次把100%的矿权转让他人,也是中国大型能源企业首次在厄瓜多尔持有100%矿权。

  2018年2月,通过“技术换矿权”这一独创模式,兖矿再获厄瓜多尔300平方公里太平洋明珠100%金属矿权,并获得厄瓜多尔国家5000方公里、合同额近1亿美元的国家矿产资源普查独家谈判权!

  更为之骄做的是,兖矿厄瓜多尔团队提供的资源勘探技术标准成为厄瓜多尔实施资源普查的国家标准!张鑫说:“把“‘兖矿技术’作为厄瓜多尔的标准进行推广,将来可以在拉美地区矿业界形成一个‘兖矿模式’”。

  这是更高层次的“走出去”

  在不断合作交流中,张鑫等人得到厄方高层人员赏识,成为进入厄方矿产资源开发专家的首批中国人,他本人也成为现任总统莫雷诺、国家察总司令曼迪亚将军等政府高层的座上宾。

  目前,张鑫团队已在厄瓜多尔深深地扎下根,水乳交融地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他们在首都基多购买了办公楼和公寓,矿区基地和保障基地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分公司由刚去时的3人发展到36人,其中有厄方原矿业公司的13名员工。“当时我们惶恐的很,怕他们不要我们。”厄瓜多尔分公司社区经理艾迪达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收入比当初高了五六百美元,我们特别高兴!兖矿集团就是我的生机和希望。”

  “我们是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形象,代表着兖矿形象。”张鑫说,“我们不光追求效益,我们还要担当起责任。”他们不但不扰民,反而经常向贫因居民送食物、帮助居民维修电脑,抢修社区暴雨损毁的道路、翻新校合及教堂,建设电力设施、医疗卫生中心,为地区创造40个就业位,被当地居民称为“可爱的外国人”。他们视外籍员工为一家人,经常开展谈心交流,举办篮球、足球比赛,举办生日聚餐,组织体检,观看兖矿联欢晚会视频,让厄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文化。“我是兖矿人”成为厄瓜多尔团队外籍员工以引为傲的身份证明。

  然而,对家人,张鑫他们却满是愧疚。张鑫和张辉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只回国一次,为确保项目成功获取,毅然放弃新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张鑫父母一年半没见到他,年迈的父亲几次打电话催归,可他回答只有两个字:等等。老父亲一气之下从邹城回了四川老家。张鑫说,谁不想家想孩子啊?但能有机会为兖矿、为中国取得这样好的资源不容易,就想尽全力把这事做得更好。

  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给于他们高度评价:“兖矿厄瓜多尔分公司创业团队不仅输出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服务,更把中国标准输送出去,这是更高层次的‘走出去’,这意味着兖矿的国际化正展现出不可阻挡的强大发展势头。”(吴玉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逯禹涵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