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线上统一调剂,一件软化水装置在一年的时间里分别在四个矿井发挥作用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3月19日讯(记者 逯禹涵 曾钰淇)“这是一台原价为32万元的软化水装置,规格型号为KS-RO-06,设备编号是WL14-01-001。通过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在2018年1月3日到2019年1月23日期间,它曾在不同时间段内分别被四个矿井使用,除开4月19日到5月21日这台设备曾闲置几天外,其余时间,按照每天266.05的租赁费用,几个矿井为这台设备共支付了93383.5元的租赁费用。”
3月14日,山能枣矿集团物流中心普机租赁部张超在向记者介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时说,“如果不是通过平台的统一调剂利用,每个矿井都需要花32万元采购一台设备,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闲置,如此一来,集团不仅在最大程度上盘活了闲置资产,还大大降低了采购费用。”
在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下,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煤炭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提高矿用设备利用效率,更高效便捷的管理设备,一直是行业所探讨的课题。记者了解到,2012年起,山能枣矿集团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煤矿实际,投入到“互联网+”模式的设备管理探索开发中,经过系统调研谋划、变革管理方式、强力推进实施,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山能枣矿集团特色、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依托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分析数据化、调剂便捷化,有效地实现了全公司设备统一调剂利用,最大限度盘活了闲置资产。
据物流中心纪委书记袁连义介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按照设备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设计,从设备计划提报开始直到报废处置,对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信息监控。“顺应‘数据为王’时代的要求,系统能够打破过去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将过去的死数据变成了“活信息”,深化提升了设备集中统一管理职能。”
记者在查看系统时发现,其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基本台账、计划管理、设备点检、设备润滑、设备维修、设备故障、设备报废等模块。据悉,目前该系统已对山能枣矿集团所属11对矿井、6万余台设备实现了监控全覆盖,确保了科学有序、全面系统的设备调剂使用管理。
袁连义表示,依托“互联网+”闲置物资调剂利用系统,山能枣矿集团物流中心近三年来,累计调剂利用设备1261台/架,设备原值2.51亿元;设备使用率较系统使用前提高了16%,节省了大量购置费用。同时,中心积极开展对外租赁业务,近两年来累计租赁设备331台/架,收取租赁费672.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