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运处采用大型捣固车提高工作效率
铁运处电务段党支部将所有设备都附上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设备详情
扫描设备上二维码得出的设备介绍
大众网·海报新闻枣庄7月29日讯(记者 逯禹涵 通讯员 彭清)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百里铁运线,承担着枣庄矿区一半以上的运量,煤炭资源通过这条线路源源不断运至各大钢厂、发电厂和海港,是名副其实的能源供应“大动脉”。
近年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铁运处聚力“四新山能”建设,围绕“实优强富”新枣矿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建、生产、经营等工作重大问题的研究实践,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持续贡献着铁运力量。
“尤其在党建方面,我们做出了一系列党建品牌成果,让党建工作在基层全面开花”,7月25日,山能枣矿铁运处党委书记董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枣矿集团铁运处立足实际、周密部署、全面推进,创新搭建领导干部率先学、理论讲师辅导学、深入基层调研学、对标先进赶超学、参观基地现场学、制定计划督促学为内容的‘六位一体’学习体系,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确保了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站区“党员大课堂”办到党员心坎里
“站区‘党员大课堂’是我们铁运处叫得最响亮的党建品牌之一”。董军说,铁运处车站、道口分布在矿区137公里的铁路线上,存在着偏远站区党员“杂、散”,党员距离所在支部偏远、难以参与集中学习的问题,而站区“党员大课堂”的创办不但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激活了基层党建的“末梢神经”。
党群部部长吴敬北补充道,“像电务段党支部共有党员14人,其中付村站1名,孙岗站1名,驻站党员受人数限制,无法成立党小组。而且付村站区距离电务段党支部所在地尹洼站区约17公里,跟乘机车或驾车到达至少需要40分钟,党员到支部参加集中学习极不方便。像电务党员学习中遇到的这类难题在车务、公安科、管理办等各党支部都存在,我们创新开办的站区‘党员大课堂’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吴敬北说,“讲课内容会根据不同岗位党员的不同需求有所侧重,由工区党支部书记和各单位党员管理人员轮流授课,同时鼓励普通党员结合实际谈体会、作交流,并适时安排主题活动、读书朗诵、知识竞答等趣味环节,做到了真正让党员们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取得了显著成效。”
吴敬北举例称,蒋庄站内东咽喉3组道岔更换施工时,由于现场地势狭窄,旧料回收困难,而且道岔之间距离较短,成倍增加了道岔更换施工的难度。在“党员大课堂”上,工务段党员和电务段党员集中学习更换道岔标准并对优化工程展开了讨论,从道岔拆除、开挖道床、纵横位移、道岔定位、回填道床等方面进行充分预想,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共同商讨每个施工细节,在连续封锁36小时同时更换三组道岔施工中发挥了共产党员敢啃硬骨头的精神,顺利完成了这项急难险重任务,为线路设备提档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铁运处点多线长面广,30%的在职党员长期远离主站区工作,成立站区‘党员大课堂’,不仅促成党员就近参加党内教育和组织活动,还可以互相交流业务,实现资源共享。”据董军表示,自2017年“党员大课堂”开办以来,6个站区平均到岗率达到95%以上。
党员创新孵化器激发支部活力
党员先锋岗、红旗火车头、工务段党总支春雷思想政治工作室……在铁运处采访期间,记者发现铁运处各支部的党建工作均做得有声有色。其中,电务段党支部一站式孵化器给来访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站式孵化器是我们创新打造的‘党员创新孵化器’品牌,主要是孵化技术和人才,并进行党员业务培训。我们结合职工难集中、经验技巧难传授的实际,根据工作现场发现的问题,制作了学习课程,并每周开设小课堂讲解,给大家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在小课堂集中教学探讨的基础上,把学习内容录入云端管理,制作成二维码贴在相关设备上,这样大家能够随时扫码学习,方便很多。”
电务段党支部书记李强向记者介绍道,二维码内包含了设备名称、介绍、使用方式、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职工只需轻轻一扫就能得到与设备相关的详细信息。“像我们电务段的工作人员,可能专门负责信号相关工作的员工也会遇到通讯问题,在通讯设备发生故障急需解决时,扫描二维码,就能省去很多找相关同事或四处查资料的时间,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员工也能逐步发展成多面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电务段工作人员渠立齐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在一站式孵化器的帮助下迅速成长起来的。“我是201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铁运处工作的,第一年是轮岗实习,一年后定岗到电务段,在基层一线工作,跟师傅们学设备维护保养。因为自己刚参加工作不久,对老旧设备了解比较少,有时设备出现一些问题,要到处请教师傅,或者自己查资料,难免会多花些时间。自从我们支部给设备贴上了二维码,我工作起来方便多了,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知识,很多非本人专业岗位的简单工作也能自主操作了,很有成就感。”
渠立齐举例说,“今年6月,我们道口接手一些新的监控设备,我对这些设备不太了解,尤其是光纤传输部分的相关知识,更不是自己所熟知的。有一次设备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到现场梳理,通过扫描监控器上的二维码,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根源是光缆传输故障,我们根据说明查找了设备里的某处指示灯,前后只用了10分钟就处理好了。过去如果遇到这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就要打电话找有经验的人,扫码解决问题,至少能节省2/3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一站式孵化器概念的提出,来源于铁运处党委书记董军的一次调研。李强说,“我们电务段是技术密集型岗位,董书记调研时发现新到岗的大学生不熟悉设备相关知识,就带领我们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做出了这一项目品牌。”据悉,在一站式孵化器的影响下,一大批年轻人纷纷感受到了党在基层工作中发挥的力量。渠立齐告诉记者,“我已经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一提双优”全方位提升运输功能
“近年来,我们建成了一批示范亮点,破解了多项发展瓶颈,推动了智慧铁运建设有序落地,凸显了山东能源集团加快推进‘一提双优’建设的实际成效。”据董军介绍,一系列党建品牌在铁运处的兴建,激活了铁运处的创新发展动力。
“例如铁运处的装备升级加快了铁路的现代化运输。”董军表示,“近年来铁路道口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交通纠纷时有发生。我们针对尹洼—孙岗区间有人、无人道口现状,研究制定了铁路道口远程集控系统改造方案。”董军说,道口远程控制系统将视频监控、铁路信号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网络三种技术有机结合,实现铁路道口远程集中控制,一人可同时操作多个道口,能够更好地保障运输安全。
“此外,我们经集团公司招标,选购了DCL-32型大型捣固车,对铁路线全线进行综合养护”,据董军介绍,与目前人工养护相比,采用该设备每年可节约各类资金530万元,预计3年即可回收投资。
“我们还通过科技手段优化运输系统,例如铁运处6台内燃机车驾驶室内,都安装了一台数字显示器,清晰显示列车推进前方线路状态。乘务员对前方信号、现场应急情况处置一目了然,同时与调车员手语或者手信号相配合,在列车推进作业过程中筑起两道安全防线,实现了列车推进作业安全互锁。”董军介绍道,这是由铁运处QC创新小组研发的《内燃机车可视化调车系统研究应用》成果,已通过中国煤炭行业科技成果鉴定。这套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行车管理程序化、安全检测智能化、调车监视图形化,目前在煤炭铁路运输中处于领先水平。
据此,铁运处还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启用了“三联”智慧党建平台。并聚合办公网、OA系统、党建云盘、数字工会、微信公众号等管理系统的集体“智慧”,建成了“一个平台、二大终端、八大载体、四级联动、九位一体”的“12849”智慧党建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