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8月27日讯(吴玉华 袁媛 )近日,兖矿集团控股的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风光”)申请的《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获得哈萨克斯坦专利授权。这是新风光首次获得国外专利授权,标志着新风光不仅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新突破,也对增强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制造”内涵
新风光是从事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开发制造的高科技公司,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国营山东汶上无线电厂”,之后历经三次混改,直到2011年兖矿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控股新风光。企业身份多次变化,但核心竞争力始终未变。
新风光有高、中、低变频器,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装置,特种电源等四大类产品。多年来,新风光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确定每年研发课题,着力提升产品可靠性、质量稳定性和工艺一致性,每年投入研发费用约占销售收入的6%以上。
山东肥城市汶阳镇水利站,有一台使用了20年的变频器,这是新风光20年前的产品。变频器是新风光九十年代初开发的一款产品,至今已发展至第八代。不断的性能优化、完善提升,使新风光研制的变频器表现出卓越的可靠性、稳定性、实用性,并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同和市场的认可,在油田、矿山等领域迅速替代进口品牌,成为新风光一张闪亮的名片,也使得这款最传统的产品仍然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长率。
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近年来市场表现活跃。2018年4月,新风光申报的“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关键控制技术研究”、“轨道交通电容储能装置的研制”两项目位列山东省技术创新第一批计划项目,为公司争取政策支持与自身科技发展提供了储备与支撑。
新风光总经理胡顺全介绍说,新风光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单位,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均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项产品已发展升级到第三代,在重庆、北京、青岛、成都、南京等城市地铁线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能量回收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2017年9月,新风光继参与编写10项变频器国家标准起草审定后,又受邀进行牵头制订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装置”国家标准的工作。
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和不断创新的需求,新风光产品开发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基于可靠的技术做可靠的产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保证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新风光新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30%以上。
截至目前,新风光取得各类自主知识产权130余项,产品先后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参与了3项国家"863"计划产品研制和1项国家大科学工程装备的研制,3款产品获得欧盟市场CE安全认证。新风光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制造”的内涵。
备足创新发展原动力
近年来,新风光不仅在高端电子行业稳住脚跟,又自信挺进新型能源市场,究其原因,是因为新风光拥有优秀的人才,更有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平台和氛围。
引才,新风光以个人价值实现和资本回报为主要激励方式。新风光混改较早,部分骨干员工也有股权激励,但员工持股比例仅17%。对于没有股权的优秀人才,新风光如何激励?新风光董事长何洪臣说:“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新风光副总经理马云生告诉记者,由于汶上县相对偏远,他们那批来的较早的大学生,过节时常买不到回家的票,公司主要领导就请他们吃饭、谈心,甚至兼职给他们介绍对象。有谈成的,领导们陪女方家长吃饭、主持他们的婚礼,谁家添了小孩再到家中看望。点点滴滴的关怀,捂热了他们的心,也坚定了他们留下来,干一番事业的愿望。
扶才,是新风光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良方。新风光技术负责人郭少明介绍说,新来的员工在现场锻炼上一两年,基本就会参与到新风光的课题研究,享受被重用的过程。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姜圆九,一年的时间已经可以独当挡一面。现在,单独出差,独立解决客户难题成为他的日常。
新风光建立健全绩效薪酬、弹性薪酬等激励约束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从发展上解决“活力不足、动力不够”问题。业务员朱朋“单兵作战”能力强,去年个人销售额达5000多万,个人年收入上百万元。而一般管理层的收入还不到10万。这在新风光,没人有异议。
留才,在于新风光有一个“精神偶像”李瑞来。李瑞来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今年74岁高龄仍担任新风光技术总顾问,仍活跃在公司技术开发前线。他是新风光变频器研制的创史人,是变频调速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主持开发了新风光历年来全部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所有研制产品在当时均为国内领先水平。
李瑞来对技术的热忱和在新风光的建树,感动并激励着一批批年轻人投入新风光技术研发最前线。每年,新风光要从高校优选招聘10余人充实到新风光队伍中,为可持续发展备足创新“源动力”。现在,新风光硕士生已近20人。
“我们这里没有一个白拿工资的闲人,也不养庸人。”何洪臣说,“但每一个人才,在新风光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国际视野做企业
5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9年第6号国家标准批准公告,由新风光牵头主持制定的《GB/T 37423-2019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装置》获得正式公布,并将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新风光是《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装置》国家标准的牵头制定单位。近年来,新风光围绕着城市轨道交通机车绿色环保运行的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出了新的一代轨道交通节能产品,为国家倡导一带一路的交通基础建设及打开国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其实,早在“十三五”开局第一年,新风光就定位好新的发展战略: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及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企业。
为此,新风光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国家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有利时机,从技术深度和产品广度规划出发展路线图—按产品线划分业务单元,走专业化制造之路,实现由单一产品供应向用户节能、供电质量等问题解决综合方案的转变;由产品供应商向技术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转变,实现企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转变。
目前,新风光的产品已经销往东南亚、西亚、中东、北亚、东北亚、拉美等地区。何洪臣认为,“一带一路”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投资机遇,蕴孕育着具体、巨大的商机,为此,新风光还将在高层次人才聚集的一线城市建立研发基地,增强公司科研实力及发展后劲,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课题研究,以保障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可期,新风光更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