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众网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哲远 通讯员 梁淑洁 潍坊报道
时过中秋,团圆的气氛装进一个个行囊来到潍坊滨海区的校园里,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迎来新《职业教育法》实施后的第一批新生,一张张青春洋溢、满是憧憬的脸庞,汇聚成大学生活的第一次团圆。
混合所有制办学交出亮眼“成绩单”
“我来自淄博,录取的是第一志愿电气自动化专业。学校和梦想中的大学一样,很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深造,将来有一天参加世界级的技能竞赛。”
刚完成入学报到手续的大一新生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
“今年学校招生实现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均创造了历史新高,300分以上考生达到1711人,占春夏季高考录取新生的93%。”在今年招生工作中,学校招生办主任连晓亮明显感受到与往年的不同变化。“往年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30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能实现专业任选,但今年不行了,很多热门专业分数线已经接近400分或超过400分了。”另一个明显变化是,往年的咨询中需要花很长时间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等,今年的考生和家长则是提前做足了“功课”,咨询大都“直奔主题”——某某专业这个分数能录取吗、实习实训都是安排在哪些企业等等。“这些变化说明我们在考生和考生家长心目中从‘众多选择之一’上升为‘主要选择’了”。
“这两年,化工学院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率都是有口皆碑的。孩子能考到这里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到安身立命的本领,我们家长就放心了。”陪孩子前来报到的家长们纷纷吐露自己的心声。
在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晓晔眼中,这一年的新生和往年相比,少了几分迷茫,多了几分自信和坚定。这份自信和坚定除了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地位的肯定外,更多地来自于化工学院这两年的办学“成绩单”。
“学校的就业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前景广阔。”连晓亮自豪地介绍,“‘可去北上广、能进中石化’,‘到化院上学,实现高质量就业’等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现在已经成为了声誉,享誉齐鲁大地。”近年来,每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特别是今年,毕业生人数跨越式增长,达到了3626人,在疫情影响下仍然保持了95%以上的就业率,其中在优质企业就业的人数也大幅增加。
根据统计,学校在中石化齐鲁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上海石化、青岛炼化、天津石化、万华化学、山东海化等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的就业人数达到了360多人。在齐翔腾达、京博石化、中化弘润、烟台东化等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就业人数近300人。“每年有诸多企业提前到校预定毕业生,学校严格把关,把优质企业和优质岗位推荐给学生,每年为毕业生推荐的就业岗位均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6倍以上,有效保障了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高质量就业。”
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
时间回到两年前的9月,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推进会在潍坊举行,会上潍坊滨海开发区管委会、潍坊市教育局、水发集团权属企业、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签署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协议,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公办高职院校整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启动,引发广泛关注。两年后的现在,改革各项措施逐步落地,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从最初的改革方案中,我们就明确了办学体制、办学性质和管理体制三个层面的创新,完成了全省首所公办高职院校举办单位由独家变更为政企三家联合举办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变更,开创了公办高职院校法人证书混合制变更登记的先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冯喜成介绍说,“公办高职院校整建制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新兴事物,暂时没有成熟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每一步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落地两年来,我们做到了硬件基础进一步得到保障、管理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立德树人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为加快推动方案创新举措的落地,学校制定了《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10余项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了以章程为核心的治理制度体系和依法治校工作基调,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办学、教授治学的机制确立了学校运行的基本准则,保障了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实现途径。
学校从人员招聘、岗位设置、机构设置等方面不断改革优化,形成了机构精简、运行高效的“大部制”机构设置格局,两年中完成了干部、职工的全员竞聘,依照“以收定支、兼顾发展”和“基础薪酬保公平、绩效薪酬看业绩”的绩效考核原则完成了第一轮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一切以贡献大小作为衡量职工的主要标尺的良好局面。
学校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建立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群)考核机制,效果不理想的将受到黄牌警告或红牌撤销。“化工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逆向”改革推进产教融合
围绕国家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学校探索形成了以产业学院、企业学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万华化学集团、京博控股集团、山东海化集团等行业内龙头和知名公司分别成了企业学院和产业学院。教学地点设在企业,让教学贴近企业生产,实现了把课堂搬进车间的实景化教学。在管理上推行的校企共管、共商、共育,在师资配备上推行校企师资一体化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推行校企共同编写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七共建”进行建设,即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科技创新基地、共建师资培养基地、共建员工素质提升基地、共建行业标准建设基地。第一批万华企业学院共培养210人,毕业入职万华化学集团的学生193人,入职率为91.9%。
此外,学校还探索推行了“产业导师”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高职及企业一体化培养新路径,正在探索把生产型工序搬进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实训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学校充分遵循职教特色,让专业对接行业需求、课程对接岗位标准。按照逆向推导的方法,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培养这样的素质和技能需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这样来开展课程设计。
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下,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共享师资,结成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成功立项省部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课题、省级教改项目、省十四五规划课题等研究课题共计20余项,获得经费支持20余万元;“1+X”证书试点新获批4个,总计增至7个;获省级及以上大赛大奖40余项,其中,教师在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学生分别荣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等。校企共同开发国家专业实训建设标准1个、教材8本、课程26门; 79名学生入选山东省 “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对象,入选比例(1/24)远超全省高校平均数(1/50);省部级技能比赛中获奖近百项。
依托现有资源,学校为省内外2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和管理类社会培训20余项,年均培训量超过30000人次,相继获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等。
国企基因激发“化学反应”
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公办属性没有改变,而国有企业又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水发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鲁控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企业方举办者,在保障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资源和产业链优势,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动态平衡。
“我们派驻的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按照章程和议事规则履行职责,支持学校完善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尊重“专家办学”和“教授治学”的专业化,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同时呢,我们吸收借鉴企业在市场化经营中好的管理经验,为学校的管理机制注入活力,提高办学效率和灵活性。”鲁控教育集团副总经理王钧东介绍说,他同时兼任化工学院副理事长。
鲁控教育集团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为学校发展注入企业机制的活力与效率,其旗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咨询、校园文化服务、教育装备等业务,与学校发展实现了有效的资源联动,支持学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发挥了“1+1>2”的效应。
在国企资源的加持下,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新校区占地1100亩,规划建筑面积37.15万平米,被列入部省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重大项目。目前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克服疫情影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将在10月中旬左右投入使用。
“我们推进实施了学校后勤社会化运营管理水平,为学校,特别是新校区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山东鲁控商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雷介绍说。鲁控商运是鲁控教育集团为确保新校区稳定高效运营成立的专业服务公司,聚焦后勤服务与教育培训两大主营业务,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实施混合型高校后勤社会化运营模式,全力营造安全、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全校1万余名教职工、学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同时,鲁控商运落实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大混套小混、一校多主体”的办学特色,与二级学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行“学校和二级学院理事会双重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管理中推行“双师”制班级管理模式,即班主任负责学生思想引领和学习管理工作,军事教官负责学生国防军事教育、日常行为管理等工作。通过“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执行机制”三个层面的制度细化、制度创新、制度设计,进一步激发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育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鲁控教育集团牵头投资了1.2亿元建设省级高端化工公共实训基地,被列为省市共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省内规模最大、设施设备先进的化工行业实训基地。
阔步迈向职教“星辰大海”
深度参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推动鲁控教育集团人才服务链条向前延伸到人才培养环节,形成了 “教育+人力资源”双轮驱动、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从产业发展角度打通了教育链与人才链,提升了集团教育板块产业链完善度和业态丰富度。
目前,化工学院与鲁控教育集团现有产业实现上下游协同联动。上游有实践教育基地、校园文化服务等开展职业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实践性教育活动;下游有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咨询等有效“解码”产业人才需求方向和企业的用人理念。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方式,我们既实现了产业内部的资源联动,实现了教育公益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平衡,又践行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的宗旨和使命。
“我们紧跟行业政策方向和发展动态,通过持续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一手抓深耕现有业务市场,进行资源挖潜,以产业协同效益最大化为导向,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教育发展网络生态,把行业先发优势转化为持续领先优势。同时,我们还将以推动产教融合创新为方向,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包含政策研究、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区域性产教融合平台,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产业发展。”面对公司教育产业未来的发展,鲁控教育集团总经理辛国涛已经擘画了蓝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