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农商银行推广“两权抵押”贷款助力精准扶贫

2016-10-08 10:07:00来源:山东国资作者:
    今年以来,武城农商银行紧抓武城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有利时机,主动与当地政府汇报沟通,创新“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实现了业务发展、金融扶贫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截至8月末,共办理“两权”抵押贷款76户、2329万元,扶贫贷款116户、3568万元。夯实三个基础,为业务推广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该行2014年初即与县农经局对接,以多种担保方式组合,率先办理了2500万元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建立了贷前调查、第三方机构评估、农经局登记抵押、贷款发放的流程模式;积极参与并推动成立全市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对流转土地简易免费评估、登记和流转,初步建立了“交易中心+农商行+村(镇)两委”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服务体系。
    二是内控先行,健全制度。主导推动并参与制定了《武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等11项办法和《“信保农村产权贷”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规范了从贷款申请、土地评估、贷前调查、抵押登记至贷款发放各环节流程。
    三是完善机制,突破瓶颈。完善价值评估机制、二次流转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破解了第三方机构评估随意性大、土地经营权处置难、风险性高等问题。创新三种模式,实现信贷产品升级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创新“小额农村产权贷”。结合“家庭贷”商业模式,以确权到户的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物,原则上授信额度控制在10万元之内,采用“全家人签字、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模式,增强还款主动性;同时,对资金需求较大的客户,也灵活采取了多种担保组合方式。二是创 新“反担保抵押贷”。借款人找本村村民担保,同时借款人与担保人签订反担保协议,借款人同意将自己承包土地经营权反抵押给保证人,当贷款出现风险,由担保 人代偿,同时担保人通过获得借款人的土地经营权来弥补损失,解决了贷款出现风险后“本村人碍于人情不买、外村人不敢买”的现实问题。三是创新“信保农村产权贷”。及时与省农业担保公司对接,全市首家签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业务合作协议书》,由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对借款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解决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贷款需求额度高、风险大的问题。强化三项措施,推动业务稳步开展。一是强化对接,深度走访。对接扶贫办和农经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70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32家新型农业主体的信息,逐村、逐户、逐企业(新型农业主体)走访,详细登记客户土地流转意愿、经营项目等;协助政府与人行邀请全县121家新型农业主体和种养殖大户召开金融扶贫与“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对接会,对有贷款需求及土地流转意愿的客户主动回访对接。二是广泛合作,寻求支持。获得人行扶贫再贷款3000万元,利率1.75%,降低了融资成本;政府和人行牵头,对接保险公司,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增设“两权”抵押贷款保险品种,分散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在保险公司承受范围内降低费率,减轻借款人负担。三是延伸服务,深化扶贫内涵。制定了《2016-2017年电子机具布设规划》,加强对贫困村农民自助终端、电话POS的布设力度,目前已完成全县60个贫困村的电子机具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小额转账、取款不出村;认领3个贫困村进行重点帮扶,与工商户、企业对接,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目前已帮扶16户;对欠缺劳动能力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31户贫困户,在定期慰问关怀的基础上,免费提供“银铃安康保险”,提升贫困户抵御意外伤害风险的能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胜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