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食安创城”相关要求,牢固树立“食安海阳”品牌形象,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海阳市“全方位、零死角、多举措”推进食安创城工作。
精心编织一张大网,积极打造社会共治平台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将食品创城纳入市委市府重点工程,与全市经济、民生、发展等同步筹划部署,并轨落实。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27个职能部门、18个镇区街道、三个媒体单位一把手为组员的食品安全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并4次召开会议,6次调度工作,强化了成员单位创城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健全组织网络。健全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镇区街道、行政村“三级”食品创城组织网络。成立了732名村级信息员,18名镇区街道协管员,32名食品社会监督员的“三员队伍”。并先后2次组织1700余人次培训、座谈会议,搜集有价值信息200余条,充分发挥了“三员”队伍食安创城信息提供、违法协管、行风监督作用。
三是鼓励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费投诉举报保、信息反馈、物资奖励等相关制度,开通12331、12315、12365三部食品安全消费投诉举报电话,并以公益性广告形式在海阳电视台、《今日海阳》报刊长期刊播。截止目前,共受理食品安全消费投诉50余件,处结率为100%,挽回群众经济损失30余万元,全市形成了食安创城社会共治良好局面。
层层区分责任落实,积极促进监管自律并举
一是划清部门监管责任。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并成立市场监管局之机,划清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畜牧局、农业局、渔业与海洋局的各自监管职能,进一步理顺了食品领域安全监管相互关系,规范了食品安全主管、协管、联管工作机制,有效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各履其职、各尽所责。
二是强化区域网格责任。18个镇区街道向市政府提交了2015年度食品安全责任状,在镇区街道全面实行食品安全“首问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并纳入年度科学发展观考核。将全市18个镇区街道划分为30个监管网格,60%以上人员充实到13个市场监管所,每个所承担2-3个网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实现监管领域网格化、监管对接无缝隙、监管责任无死角。指定并指导城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快检室建设,督促大中型商场超市建立满足食品现场检测快检室,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日常检测相关义务和责任。
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以企业负责人负首要责任、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从业人员负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人人守土有责。结合证件办理登记与3100余户食品流通单位、1000余户餐饮服务单位签订安全服务承诺书。利用召开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约谈会议,与全市72家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逐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并率先在25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实行质量授权制度,有效强化了相关企业自我约束意识。
严格行业规范管理,积极提升食品监管水平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上半年,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登记在案的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企业食堂、农贸市场底数进行了全面普查,基本掌握了食品生产经营底数。下半年,该局开展“大干五十天,夯实基础年”活动,采取逐街逐村访、逐校逐园看、逐厂逐企跑、逐店逐馆查的方式,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领域无证(过期)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无证(过期)经营餐饮服务业户568户、食品流通业户712户、食品加工小作坊114户及保健品44户,发放许可证件办理明白纸及整改通知书1438份,并逐一建立档案,纳入监管范畴。
二是规范制度落实。依托烟台二轻工业学校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集中培训、分片培训、分期培训等方式方法,严密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确保持证上岗。通过日常检查、常态监管、综合整治等时机,重点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留存、食品留样登记及消毒登记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落实,并逐企、逐店下发涵盖许可证、健康证、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等20余个方面信息的《安全监管公示牌》,悬挂在企业、店面醒目位置。严格食品国抽、省抽、市抽、县抽工作计划和抽样检测不合格产品信息公示制度落实,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违法违规行为,以此督促相关行业自律。
三是开展专项治理。坚持以“食品创城”为牵引、以“食安海阳”为抓手、以“专项整治”为推动,在常态监管的基础上,结合大项活动开展、重要节日前后、旅游旺季时节等时机,以市场监管局为主先后开展了学校食品“春蕾行动”、五毛食品“春雨行动”、餐饮食品“亮剑行动”及治理“餐桌污染”等10余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全市72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18所学校(幼儿园)食堂、2200余家食品流通店、1000余家餐饮店、100余家小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000余份,立案查处110余起,查出了苗头、排除了隐患、惩处了违法,为全市人民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泛开展舆论宣传,积极营造食安创城氛围
一是健全创城宣传制度。成立了以市委宣传部为主,45个成员单位参与的食安创城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由50余人组成的食安创城信息宣传员队伍。制定了食安创城宣传工作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通气会制度、媒体座谈会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3次召开全市媒体宣传工作会议,7次调度食安创城宣传工作,增强了食安创城宣传责任感。
二是开辟创城宣传专栏。在当地电视台、《今日海阳》报刊、中国海阳网站开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打造‘食安海阳’品牌”专栏,开通市场监管“微信、微博”平台,及时发布全市食安创城工作动态、食品安全警示、食品抽检信息公示,在海阳电视台长期滚动播放食安创城公益广告,发布动态信息45条;在《今日海阳》、中国海阳刊载食品安全动态、警示信息、抽检结果140余篇。先后制作15期市场监管工作简报送海阳市级领导、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企业及烟台对口业务局领导。同时,及时向上报送食安创城信息,信息被中国食品报采用4篇,中国快消品网、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网采用35篇,大众日报(网)、省食药局网站采用20篇,烟台日报、烟台食药局网站采用52篇。分获烟台市食药系统第二、三季度第一名。
三是营造创城宣传氛围。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科技周、质量月等时机,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及食安创城宣传,发放食安创城宣传资料30000余份。为打好食安创城验收攻坚战,分期组织召开45个食品创城成员单位、319家药品经营企业、72家食品生产企业、118所学校(幼托机构)食堂、80余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70余家大中型超市、商场负责人会议,对食安创城考核、宣传进行了专题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截止目前,海阳市食安办向全市人民群众印制发放《告市民一封信》50000份、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向镇区街道及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单位、药品经营企业等发放宣传海报2000余张、标语横幅1300余条;500余家使用LED企业、300余台出租车滚动播放食安创城公益口号,营造了食安创城浓厚氛围,掀起了食安创城新高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