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海报新闻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王海霖 孙娅玮(见习) 报道
奋跃和煦春光里,芬芳凝聚“她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千千万万个“她”以昂扬姿态勇立时代潮头,在关爱中传递女性美德,在创新中展现女性智慧,在奋斗中书写女性担当。“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海报新闻记者对话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文教科科长王宁,聆听她以教育为翼,助力运动员成长发展的动人故事。
追初心之光,在“扎根”中坚定信念
2005年,带着成为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梦想,王宁进入体育系统,成为一名体育工作者。
和大多数步入职场的新人一样,工作之初,王宁对体育领域充满陌生,也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运动员”“训练场”产生紧密联系。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工作,倒不如说是这份工作选择了我。它接纳了我的不足,为我提供了成长空间与施展才能的平台,塑造出如今的我。”王宁笑着对记者说。
在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体育人才服务中心,王宁主要负责全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等工作。“现在从事的工作也是圆了我的教师梦,作为运动员服务保障大团队中的一员,既是运动员的‘引路人’又是体育精神的传承者。我的‘战友们’是曾经的全国冠军,是奥运冠军,我们共同奋战在体育工作的一线,为山东体育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实干之光,在“拔节”中突破进取
在同事们的描述中,“实干”是王宁最鲜明的标签。
近20年的时间里,王宁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王宁介绍,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前身是山东省体育工作大队,中心成立60多年来,多次获得省级通报表扬,20余人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一等功”等省部级荣誉称号,驻训练中心运动队诞生了邢傲伟、林伟宁、李晓霞、张继科、陈梦等众多杰出运动员。“每一枚金牌背后都凝聚了山东体育人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大家看到的是鲜花和掌声,看不到的是日积月累的付出和努力。”王宁说。
近年来,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体育人才培养和服务机制规范化、科学化,在模式创新、课程研究等方面聚力发力。据了解,在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文教科任职的王宁,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省首个“运动员文化教育远程教学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思政大讲堂、送课进队等多项创新性工作,通过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为全省运动员文化教育蓄势赋能。
追奋进之光,在“抽穗”中开拓创新
“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王宁深知,作为一名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者,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奋进,是唯一答案。
“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种,我们要让每一位运动员在追梦路上,既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也能拥有丰盈的内心。”这句话王宁常挂在嘴边,也是她始终践行的信条。
王宁告诉记者,“全省体育领域的妇女同志们正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加快体育强省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省体育训练中心,全体妇女同志守正创新,全面求强,积极投身工作一线,在实现人生理想过程中展现出新时代女性之美。她们用拼搏与奉献唱响了巾帼之歌,撑起了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半边天’。”
追光而行,让“相遇”成为“同心”,让“相识”成为“同力”。
“愿大家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每一步选择都忠于自己。在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样子’这条路上,步履不停,尽兴而归!”王宁说。
责编:刘乐斌
审签:李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