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张绪棽 通讯员 高玮 李琳 马恒鑫 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建立动态量化追踪机制,破解“经验评估”局限性,通过优化选才识才“量尺”、细化过程考核指标、强化一线实践导向,推动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向科学化、精准化升级。
厚植沃土培育人才
日前,该公司技术骨干吕晓旭围绕自动化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为采煤一区青年职工讲解设备原理,重点剖析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成因和处理方法,帮助青工系统掌握自动化设备运维技能。
他们推行“导师制+轮岗制”培养模式,以“三年强基”工程为核心,构建起“见习培养-定岗历练-定向锻炼”三级人才孵化体系,同时,优化导师带徒机制,根据师徒岗位、工龄、业绩等要素匹配组合,通过基础、综合、专精三种培养路径,递进式锻造青年岗位能手。
在“导师带徒”过程中,该公司围绕青工岗位技术特点,提前与导师沟通制定教学大纲,分形式、分类别开展授课,并要求结对导师分享职业技能竞赛经验。为检验培养成效,该公司每季度组织理论考试、实操演练和集中培训,每半年组织技能比武。此外,依托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通过公开课、实操课及理论授课,巩固青工知识体系,提升技能熟练程度,营造“学技术、强技能”的浓厚氛围。
优化机制选拔人才
唐口煤业注重过程量化管理,严格落实工作写实机制,要求青年职工每日记录技术学习、隐患处理、设备操作等成长轨迹,形成“个人能力发展图谱”。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进行核查,重点评估下井实操时长、技术攻关参与度等6项指标,确保实践培养深度。在考核维度上,打破单一技术评价模式,每季度开展由分管区长、党支部书记、技术导师组成的“三方联评”进行综合评估。
该公司细化“三年下井”指标:见习培养期,每月下井不少于20个;定岗历练期,每月下井指标不少于18个(含跟班下井不少于6个),以量化标准倒逼技能提升。为增强青年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还增加企业文化培训的比重,采用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宣贯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助力青年职工深度融入企业。
“这套机制就像为人才成长安装了‘导航仪’。”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高连海表示,“下一步将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数字化评估机制,实时跟踪井下作业数据,让‘能吃苦、懂技术、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
搭建舞台任用人才
“煤矿不再是‘粗老笨重’的代名词。”在该公司工区技术岗位公开竞聘面试考场上,竞聘者王世贤表示,“用算法优化采场设计、以数据驱动安全生产,是我们这代技术员的新使命。”
本次竞聘设置“笔试+综合答辩”环节,聚焦矿井智能化转型需求,旨在选拔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骨干。12名基层青年职工同台竞技,展现了新一代煤矿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他们大部分自参加工作就扎根采掘一线,熟悉采煤机操作、液压支架支护等全流程工艺,提出“综掘机吸油管路的研究与应用”“矿井通风设施自动除尘的应用”等创新方案共六十余项。
“要让有作为的青年获得相应的职位,我们安排优秀青年职工到一线管理岗位上历练,更好地发挥青工力量,助推公司高效发展。”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白光超说道。
通过“递进式培养+生态化培育”,唐口煤业实现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数据显示,近两年来,青年骨干主导的技术革新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300万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责编:张绪棽
审签:曾钰淇